青白瓷器美如璞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一) 北宋青白瓷蟠龙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二) 南宋青白瓷刻花瓷枕
 

唐代,我国瓷器烧造的局面是“南青北白”,即以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瓷和以邢窑为代表的北方白瓷。考古资料表明,五代时期,景德镇地区也已经烧造出高质量的白瓷和青瓷。到北宋初,景德镇另辟蹊径,一举实现了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次伟大创新成功创烧了青白瓷,并形成了全国当时最大的青白瓷窑系,风行于宋元时代三百多年。其器物的胎釉特征是“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称青白瓷枕为“玉枕”,在其《醉花阴·九日》词中有“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名句。据专家考证,李清照词中的“玉枕”,即指景德镇出产的青白瓷枕。

李清照所称的青白瓷“玉枕”实物未见传世,但从各地珍藏文物中可见其风采。现藏于故宫[微博]博物院的“北宋青白瓷蟠龙枕”(图一),如意形枕面下,镂塑两条追逐游戏的蟠龙,生动有趣。造型结构严谨,胎质坚细,釉面光润。现藏南京博物院的“南宋青白瓷刻花瓷枕” (图二),枕如银锭形,枕面内凹,在边框内刻卷草纹。前后两面刻狮子戏球图,左右两面刻婴戏图,纹饰繁富,生动活泼,釉质光洁晶莹。

青白瓷器美如玉,在宋元时期已成为人们的审美共识。蒋祈的《陶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陶瓷的专著。书中记述:“景德陶,昔三百余座。埏埴之器,洁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景德镇宋时属饶州府浮梁县辖区,因瓷的成色普遍和玉一样,所以当时的青白瓷都被人们称为“饶玉”。宋人彭汝砺,字器资,江西鄱阳人。宋治平二年(1065年)举进士第一。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琼玖为玉名。诗句赞颂了瓷工心灵手巧,青白釉瓷可与美玉相比。

青白瓷因为有玉一样的质地而广受欢迎,这与民族及时代的审美情趣有关。中华民族玉文化源远流长,原始社会就有了以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为代表的玉雕艺术。到了商周时期,玉石被赋予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新含义,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礼器。以后人们又进一步把个人的美好品德和玉的纯净无暇相比拟,玉器也被作为佩饰而盛行。宋代文学艺术高度发达,崇尚含蓄沉静、素洁高雅的美学风格。玉的质地也迎合了这种时代审美需求。但玉石产量少而珍贵,满足不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广泛需求。所以,如玉一般的青白瓷一出现就风靡全国,且远畅海外。

宋元时期青白瓷的烧造在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北宋早期釉面多带微黄,且大多光素无纹。中期以后质量提高,釉面真正达到色质如玉。这时刻花和划花纹饰在器物上大量出现。北宋晚期至南宋,覆烧法大量运用,印花技法也逐渐盛行。元代青白瓷的胎体普遍增厚,釉面比宋代更显青色。尽管如此,“青白瓷器美如玉”是人们的共同赞誉。

(作者系国家文博研究员)

责任编辑:jan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