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艺与主题创作

从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都有一个明确的与社会政治相关的主题思想,这是过去的时代特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览海报

 

      开幕式:2015年7月25日


      展期:2015年7月26日——10月15日


      展厅:龙美术馆(浦东馆)第二展厅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罗山路2255弄210号


      学术支持:陈履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段干青《保全领土完整》木刻版画 18×13cm 1936

  

      从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都有一个明确的与社会政治相关的主题思想,这是过去的时代特点。这些主题或反映历史或表现现实,其思想所表现出来的现实主义的追求或浪漫主义的情怀,都印证了那个激情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中,主题创作紧密结合了各个时期的社会现实要求,不仅歌颂了革命历史,而且参与了社会现实。然而,因为现实政治的原因,主题创作的命运多桀也成为20世纪中期以来美术创作中的一个特别的现象。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季宏敏《金珠玛米》布面油彩 160×180cm 1994


      在各类主题创作中,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美术创作是从抗战以来延续时间最长的一个重要主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存亡,“抗日救亡”很快成为了抗战时期唯一重要的社会政治主题。在这场民族斗争的特殊时期内,中国共产党不仅指挥自己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日的战场上和敌人战斗,同时为了战争的需要建立了培养革命文艺干部的“鲁迅艺术学院”,利用文艺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革命武器。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广大文艺工作者涌向延安,集结成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投入各类抗战文艺活动,创作了大量戏剧、音乐、美术等文艺作品,担负起了唤起民众、动员民众抗日救亡的文艺抗战使命。这场历时八年的战争,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等社会形态,也奠定了新中国美术创作的发展方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元《鞍钢的修复》木刻版画 40×30.5cm 1949


      本次展览选取龙美术馆馆藏主题美术创作作品一百余件,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美术创作为起点,进一步展示了在各个时期创作的以“解放战争”和“新中国”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回顾了自延安以来革命文艺的主题创作历程,展现了抗战文艺作为协助革命工作的重要工具,也为后来大量的主题创作奠立了基础。


      自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发展到20世纪末期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正好像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一样,尽管社会的需要在减弱,主题创作也不再成为一家独尊,可是,它记录历史、反映现实的叙事方式,却是许多非主题性的纯审美或纯表现的作品难以比拟的。所以,本展览既是历史的回顾,也是为现实提供镜鉴。革命的时代虽然成为过去,但是,革命的时代所遗留的精神与品格,以及某些值得借鉴的方式与方法,却是我们需要正视的一份遗产。

责任编辑:八宝钿 (本文为中国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