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当代——刘西洁新水墨作品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谢赫论画有六法,首贵气韵生动。中国古人的画品和画论,兼与天地宇宙相融——大则形而上道用,小则形而下体用。且看这六法,自学水墨以来,对这一法本时而仔细揣摩,时而忘却,一晃十几年。《大学》有云:格物、致知,方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的内容,亦是六法的精神。谈到做人,气韵生动亦为贵,人无气则呆板,或圆浑而雄壮,或顺快流畅而有气机,“此间即谓之韵,而生动处则又非韵之可代矣”,“生者生生不穷,深远难尽;动者动而不板,活泼迎人,皆可默会而不可名言。”至于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非气韵者不灵、不宣、 不妙、 不真、不化了。古人所说所论,仅仅说的是画吗?

 

      气韵生动亦有高低之分。雅气而不流士气,霸气而不落野气,学古之长毋染古之短,惟静穆、丰韵、润泽、名贵为难。所谓之“气”,非养而不能立。画之上品,在苍老渐入于嫩,好像不能画,却处处到家。西方人也通此理,画着画着时会甩笔,接下来无非是闷坐独想或风流放荡一阵,继而捡起笔,接着画。最后大家殊途同归,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刘西洁,1964年生于西安,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副主任。198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专业。200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专业研究生课程班。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00年中国美协“第十四次新人新作展”(中国美术馆)

 

      2001年“首届中国画年展”(大连)

 

      2002年 中国美协、《美术》杂志“油画•国画肖像艺术邀请展”(上海)

 

      2002年“西湖国际美术展”(杭州)

 

      2003年“‘系’当代艺术作品展”(杭州)

 

      2004年“水墨人体名家作品邀请展”(南京)

 

      2004年“新现实中的水墨人物画展”(上海美术馆)

 

      2005年“传承与融合——中国画名家作品展”(广州)

 

      2006年“60视线——水墨画家邀请展”(北京今日美术馆)

 

      2007年“今日美术大展”(中国美术馆)

 

      2007年“文脉当代•中国版本——当代艺术展”(北京今日美术馆)

 

      2008年“当代•笔墨——当代中国人物画提名展”(上海)

 

      2008年“60•人物——水墨名家邀请展”(北京国家画院)

 

      2008年“2160——数风流人物”水墨人物画家邀请展(江苏省美术馆  

                              

      2009年“走进学院——全国高等艺术学院中国画名师作品展”(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2009年“第23届亚洲国际美术大展”(广州美院美术馆)

 

      2009年“写生与当代——首届美术学院中国画学术邀请展” (中央美院美术馆)

 

      2010年“写意中国——中国国家画院2010大写意国画邀请展”(上海浦东展览馆)

 

      2010年“2010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2011年“自由的尺度——《中国当代水墨关怀》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2年“东方既白——中国国家画院三十周年美术作品展”

 

      2014年“‘写’进历史——中国写意画邀请展”(南京养墨堂美术馆)

 

      2014年“新中国美术家系列——陕西国画作品展”(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作品被法国装饰艺术学院、上海美术馆、西湖美术馆、黄宾虹纪念馆、广东省展览馆、荣宝斋等艺术机构收藏。出版画集《二十一世纪优秀艺术家作品集——刘西洁》《都市水墨——刘西洁》《中国水墨收藏——刘西洁》《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刘西洁》。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