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帮·代 “不一样的自我”邀请展第一回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传•帮•代 “不一样的自我”邀请展第一回

 

      展览地址:朝阳书画院-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路尚都国际中心

 

      展览时间:2014年9月21日——10月1日  

 

      开幕仪式:2014年9月21日16时

 

      主办单位:朝阳区美术家协会 朝阳书画院

            

      展览顾问:江  源

 

      学术顾问:潘  晴

 

      学术主持:邓  锋

      

      展览策划:平  川、张  弦、周  望

 

      视觉统筹:嵇易冬

 

      展览介绍:

 

      “二代”之称流行于当今时代,似乎成为一个人所皆知但不甚明言的问题。然而,画艺的家学传承显然不是这样的问题,一则画家后代所能直接获取的不过是文化精神的传递与艺术感觉的熏染,二则所有问题的本质都并非来自于他者的指问,而是直接关涉到自我的反思与确证。“传帮代”的年轻画家在交流互助中寻找“不一样的自我”,正体现出正视自身问题的清醒意识和独立自信。

 

      2014年9月21日,“不一样的自我”邀请展第一回将于北京朝阳书画院正式开展。参展画家二十人,均为七八十年代生人,展出作品多为水墨形态。有意思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均是所谓“画二代”,即画艺世家,其父母辈在当今画坛颇有实力与声名,而他们又大多学习、工作于艺术院校或机构,平素并不热衷于画坛行走,而埋首于自我探索。因此,在这样的展览聚合中,既可使观者了解画艺世家的传承关系,也可看出他们比一般画者所更多获取的滋养、更多承受的压力,以及在自我面貌建立中所付出的努力与艰辛。可喜的是,从艺术旨趣的内在传递与图式风格的外在显现来看,与画史中家学传承的单线雷同相比,他们都呈现出新一代画者少见的独立与清醒,在代代相传的接力中求同存异。虽然,这仅仅是初步的开始,但其志可嘉、其行可旌。

 

      相应,随着交流沟通的增加,艺术视野的不断拓展以及自我探索的持续深化,年轻画者必将破茧而出,卓然自立。作为开端,围绕代际传承、自我探寻的回展模式也将继续深入,从家学传承的文献、自述以及似、化、破的风格比较、多元的艺术资鉴中确立“我”之所在。

 

      展览团队与参展艺术家介绍(排名不分先后):

 

      学术顾问-潘  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策划与管理中心副主任。

 

      学术主持-邓  锋: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美术馆副研究员。

 

      视觉统筹-嵇易冬: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易冬设计工作室负责人。

 

      平  川: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现为北京朝阳书画院专职画家,朝阳区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北京油画学会副秘书长,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

 

      吴  昊:现为国立巴黎第八大学 艺术造型系研究生。

 

      卢  虓: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廖  勤: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陈散吟: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李良良:中国美术学院硕士。

 

      陈  聪: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现为国家民族画院画家,三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唐  寧: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教师。

 

      齐  驸: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齐白石研究会会员,齐白石纪念馆特聘画师。

 

      张  卉:现为八一电影制片厂美编,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

 

      姜  满: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安  雪:现为中国美术馆研究与策划部副研究员。

 

      纪根墨:首都师范大学学士。

 

      马小虎: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现为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

 

      张  丹: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现为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王新伦导师写意人物班助教。

 

      郑  格: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郭艺涵: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现为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外聘教师。

 

      张  硕:中央美术学院学士。

 

      张  弦:中央美术学院硕士。

 

      周  望: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