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音”——陕西青年书法人物八人邀请展
主办单位:陕西省书法家协会
西安美术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书法系
西安市文联文学艺术研究室
锦业地产集团
承办单位:锦业美术馆
协办单位:锦业文化投资有限公司
天下画界网
出 品 人:戴惠敏
策 展 人:周 莉
策展助理:杨 浩
展览时间:7月26日-----8月6日
开 幕 式:2014年7月26日下午4点
研 讨 会:2014年7月26日下午5点
参展人员:苗席俊 高雍君 焦建华 薛小舟常春 王劲 程楼贤 霍明达
展馆地址:锦业美术馆-------西安市锦业路76号(锦业路与丈八六路十字东南角)
梵音乃佛三十二相之一,指佛的声音,《法华经卷》里描述梵音五种清净之音为:(一)甚深如雷。(二)清彻远播,闻而悦乐。(三)入心敬爱。(四)谛了易解。(五)听者无厌。法华经序品曰:“梵音微妙,令人乐闻”,又曰:“佛报得清净音声最妙,号为梵音。”而“梵”在寺院文化的概念中具有多重意义。在广义上来说便是泛指使人清醒、宁静的声音。中国佛教对“梵”的解释便有音声清净、平和而深远的特质,清楚地连接着人类的氛围,另一方面,“梵音”的妙善特质,已经超越国人世间的各类音声。
梵音,引用在这里,便是站在艺术的视角来圈定 “音”这个字在广义上的释义,《礼记·乐记》里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而我把它定义为来自艺术家内心从善的一种心声。也就是以艺术的感悟和高超的技法将心灵中的良好状态培育出来。其实践方法就是以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书法,作为本次展览的表述形式,将书法艺术与佛说辅以深邃的艺术追求和审慎又大胆的思考,且作为艺术主体来阐述各自对书法的理解,对禅修的理解,对梵音的理解。
书法或者佛教,都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无数的考验、转折、繁华、边缘、甚至毁灭,最后沉淀积累了最纯粹的精华,千百年来依然为人们所尊崇、喜爱。这次邀请了八位来自不同城市、不同领域的青年书法家:苗席俊、高雍君、焦建华、薛小舟、常春、王劲、程楼贤、霍明达,他们都很年轻----70后、80后,但共同的特点是,他们都很努力,热爱书法艺术,一心向善。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书法作品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不断获得中国书法界的诸多最高参展资格甚至获奖,而除了手上功夫的修炼,他们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培育以及多方面文化内力的修炼,他们中有书法博士、书法研究生、甚至拜在书法名门之下悉心学习,他们的作品整体水平很一致却又各有特色。
这次展览,他们以集体的形式,以青年的视角阐释和理解中国最古老的佛教经典,用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书法来进行表达,我以为,这样的一种呈现或许就像他们本人一样,原本是茫茫人海中似乎毫不起眼的一粒粒沙,因为坚持,因为理想,因为偶遇,在岁月的磨砺中痛苦、快乐、蜕变、升华、聚集,最后展现给我们的或许就是饱满晶莹的珍珠,一颗一颗串起来,虽然纤细小巧,已然有璀璨之姿。
我也希望,这八位艺术家,可以通过其书法作品所呈现的 “梵音”,唤起观者对善的向往,对人类心灵深处最高尚的情操---慈心的向往。慈心作为一种善意的态度,是化解心灵和身体嗔恚的最有效力量,仅这一点,假如小有所成,那么,便大有意义。此外,如果可以重回大唐,唤起人们对书法的怀念乃至厚爱,也算得功德一件吧。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