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衡艺术中心揭幕 双瞳记—党震个展·上海

2014 年6月7日, “双瞳记—党震个展·上海”亮相玉衡艺术中心。本次展出的作品为观众提供一个全方位了解艺术家近几年的创作思路和动向的平台。党震的绘画题材涉及彩墨风景和人物肖像创作,绘画语言形式上的抽象表现和色彩开拓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面貌,同时注重个人内心情感的宣泄和生命体验的表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艺术家党震

 

  2014 年6月7日, “双瞳记—党震个展·上海”亮相玉衡艺术中心。本次展出的作品为观众提供一个全方位了解艺术家近几年的创作思路和动向的平台。党震的绘画题材涉及彩墨风景和人物肖像创作,绘画语言形式上的抽象表现和色彩开拓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面貌,同时注重个人内心情感的宣泄和生命体验的表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览现场

 

  中西融合的创作观

 

  党震的创作形式有一种明显的中西绘画交流融合的倾向,这种倾向是他们这一代艺术家所共有的特点,也与中国教育体系有关。在这个体系当中他们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像求学阶段接触到的素描、色彩……包括发展到今天的中国当代艺术仍受西方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观念的影响。这些影响是渗透在他们血液中。虽然他本人是学习中国画入手的,并坚持以水墨的方式为主线在创作,但是在这个时代中西融合的问题,从视觉形象到精神理念上都已经无可避免地发生了。所以他并不回避,甚至在他个人的创作态度上更多的采用这种方式。党震强调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并不在于形式的表面,而在于对中国传统哲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度理解。同时,它的形式一定要具备当下的气质和特征,这种特质需要我们站在更大的文化视觉和立场上去看待这个问题,所以新一代的艺术家一定会更多的采用中西融合的创作观去对待自己的作品。

 

  深入骨髓的水墨语言

 

  每个艺术家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创作方式,有的艺术家倾向于从材料本身入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的艺术家更多的采用他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认知,对理念的梳理与表现,并以这种方式来进行创作。在本质意义上,党震认为水墨是一种材料,它与色粉笔、油画棒、炭笔、铅笔一样,都是一种绘画的工具材料。他表示“水墨”材料的特殊性在于它本身涵盖了很多传统文化的重量。

 

  从小学画到后来的教学工作经验,让党震坚信水墨所负载的文化底蕴已经深入骨髓,所以不需要刻意地去考虑笔墨、水墨与传统文化有联系的问题。无论表达何种话题,或是以何种方式去绘画,水墨材料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气质一直会在他的画里显现,也会永远存在。由于这些原因,党震在创作的时候,愿意直面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人生际遇,并以这些角度去思考绘画进行的方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览现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墟城》 200x320cm 纸本水墨 2014年

责任编辑:曹红梅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