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魇的现实主义 张文荣个展”在今日美术馆举办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4年6月7日下午,“梦魇的现实主义——张文荣个展”在今日美术馆3号馆2层举办。展览展出了艺术家张文荣数件架上绘画作品,集中展示了艺术家在个人艺术创作领域的最新探索。

 

      展览将展至6月16日。

 

      展览前言

 

      当代为什么还需要架上艺术?其实在19世纪中后期当摄影技术在法国出现后,绘画就已经受到了存在的质疑。但是在现代主义的时代,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抽象艺术、抽象表现主义、涂鸦、超写实主义流派等一直在把绘画的语言和表现力往前推进,绘画不再是关于再现和写实,而是更为侧重于表达人类的精神与心理活动。因此对于绘画的存在合理性的诘问成为了一个不那么有效的命题。

 

      即使是到了21世纪,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把人们的认知经验拓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维度,当代艺术越来越依赖观念和技术与新媒介之后,我们不得不承认架上艺术的魅力一直没有消减,因为它仍然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有效和经典的观看、认识和感觉方式,这种方式与人类最基本最朴素的情感与心理需求有关。在我们需要向内寻找关于自我的审视和内省的时候,以及沉入内心记忆与精神世界的时候,绘画所提供的二维图像,就如同我们身处的这个现实世界的镜像在艺术家心理层面的投影,它使得我们可以在这种相对静止的关系里去深入地窥视和探查这种心理世界的变化,并在其中找到自我对应的心理坐标。

 

      生于80后的艺术家张文荣的作品毫无疑问具有这样的特性和品质,它们是艺术家试图与自己的内心精神世界进行对话的产物:无论是画面中幽谧的森林和林中的怪异的生物;还是斑驳的光影与扭曲的人体;亦或是某个特定场景的时光的凝固与追溯,都被一层弥漫在画面表层的似有若无的忧伤的雾霭所笼罩。当我们面对这些画面的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沉入艺术家所创造的似乎是属于彼岸的奇异世界,这个世界由自由生长的线条与斑斓交融的色彩所组成,它是对于现实的隐晦的折射,也是在记忆的梦魇中所浮现的日常世界的投影。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艺术展作品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