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展《色界》即将在上海熏依社画廊开展

建筑学里所说的借景指把周围的山山水水巧妙地运用在庭园的设计理念里,使其庭园因此而更加雅致和意境万千。日本庭园里借胜山为借景的足立美术馆的枯山水庭,借彦根城天守为景的玄宫园则都是日本庭园借景的代表案例。京都数百家寺院的庭园,在樱花满开的春季和红叶红颜时在室内饮茶观景,也正是借景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色界

      展览时间:2014年3月1日(周六)-3月30日(周日)10:00-18:00

      开幕时间:2014年3月1日(周六) 16:00-19:00

      艺 术 家:达萨阿尔瓦罗DazaAlvaro(哥伦比亚),杰弗瑞 贺辛Jeffrey Hessing(美国),林 丈司George Hayashi (日本),角亜维子 Aiko Sumi(日本)

      策 展 人:Shun

      展览主办:上海熏依社画廊

      地    址: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3号楼103/208 

      Tel/Fax:8621 5252 7198

      Web:www.shunartdesign.com

      Email:gallery@shunartdesign.com


借色的意境


      建筑学里所说的借景指把周围的山山水水巧妙地运用在庭园的设计理念里,使其庭园因此而更加雅致和意境万千。日本庭园里借胜山为借景的足立美术馆的枯山水庭,借彦根城天守为景的玄宫园则都是日本庭园借景的代表案例。京都数百家寺院的庭园,在樱花满开的春季和红叶红颜时在室内饮茶观景,也正是借景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此次我们从借景里衍生出来的[借色]既是我的造语,春天3月时分,我们邀请了美国艺术家Jeffery Hessing,哥伦比亚艺术家Daza Alvaro, 日本艺术家 林 丈司和AikoSumi4位国际上的艺术家作品作为新春后的第一个常设展。我们每个人身上都隐藏着个人独有的[色],这个色有不同解释,色彩,官能,个性等等。4位艺术家作品里隐藏或暴露无遗的[色]我予以借色,为我们空间添加新色,添加意境。

      美国艺术家Jeffery Hessing长期居住在南法尼斯,当年轻的他有一次因为艺术家驻留制度短期居住在尼斯,却对阳光的尼斯一见钟情,从此就长期居住在尼斯至今。他的作品里有尼斯阳光灿烂的亮色,也有海边清闲的优雅,更有不同季节人们私密而公然的故事。他的作品里的不同颜色的树影在述说这些发生在这里或即将要在这里发生的故事。他的画即具象有抽象,作为观者的你心无烦忧而看,看到的定是具象的树数木木;若你心有心有几分心思而观,看到的则是旁人看不到的那只手,抽象,忧郁,缠绵。

      哥伦比亚艺术家Daza的作品,有平面作品和雕塑,这次我们展示的是平面作品。不难看出他把身上难以驾驭的热忱倾泄在画幅里,使其艳丽和炯热,以至于我不敢直视。就像英雄健美人时的怦然。艺术家的多面性,在不同画幅里呈现的是不同时间段他的不一样的性情和喜怒与哀乐。

      日本艺术家林丈司的画面里有很多动物出现,画面色彩斑斓的动物是他自画像。表面的阳光隐藏了他内心的敏感和忧郁,但凡你能够发觉他的忧郁说明你此刻敏锐多愁。画面构图上的自由,应是艺术家驿动的心,时刻准备背个行囊走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流浪放怀。

      年轻的AikoSumi的作品是概念性的当代摄影作品。站在电线杆前面的女生都被一根红线捆绑在柱子上,红线意味着命运?那么,电线杆上涂写的[动吧!]在日语里是命令时,捆绑女人们的红线在力量上其实很轻易就打破了,可是我们自己观念里根深蒂固的是让我们不能轻易动弹的传统观念和社会惯习对我们的束缚。加上18岁到32岁的妙龄女孩儿,社会对她们的束缚是什么呢?电线杆是社会制度的一个代表,如果没有他我们看不到夜晚里我们明灯下应该拥有的文明享受,而它的不动的位置固定和身后那个[动吧]又形成一个反义。抗拒命运或惯习,让你失去太多?另我们犹豫,萎缩,恐惧。那么,那份失去的勇气呢?

部分作品赏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