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成书画艺术品“高端玩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安全感”在当下中国是个可遇而不可求的奢侈品,没钱人因缺钱而没安全感,有钱人因有钱而没安全感。近来大举涌进拍卖艺术市场的企业家们或许就是那些寻求安全感的有钱人的代表,安全感永远都是这些人最缺乏的,无论是移民潮,还是投资艺术品的潮流,其实都是在追逐安全感的产物。

 

  企业家成“高端玩家”

 

  金钱所结出的果实,总是格外的引人瞩目,尤其是金钱及艺术结合之时。金融危机后,大批企业家开始进入收藏领域,温州财团、民企老板、金融大鳄和房地产商人,一再地成为了各种拍卖会的“高端玩家”。短短几年,就制造出一次又一次的拍卖神话。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富豪及企业家们对艺术品的需求究竟来自何处呢?如果把富豪们放在马洛斯理论的尺度上衡量,其实答案明显。当生理和物质的需求获得满足后,接踵而来,就是安全。

 

  企业家的财富焦虑

 

  固然,中国开放30多年迅速暴富的亿元、十亿富豪,乃至百亿千亿的富豪数量正在急速增长,对他们来说,财富增长同时,更多的和“原罪”相关的命题也正在发酵,更重要是,企业家们尽管获得了巨额财富,但也随时都有失去的风险,许许多多不正当及看似正当的理由,都能让他们财富消失,重回起点。

 

  所以,安全感永远都是企业家最缺乏的,不论是前期的移民潮,还是投资艺术品的潮流,其实都是在追逐安全感之下的产物,它的背后,映射的都是企业家们的财富焦虑。

 

  没有什么“企业家接管艺术品”的问题,一个正常市场,艺术品投资的风险要远大于实业。也没什么“企业家开始注重品位”问题,大多数中国企业家,还没到追求品位的时代。

 

  他们寻找的,是财富安全。拍卖会上的“富人游戏”的秘密,正在悄无声息的隐藏财富。一幅一亿书画,不论是放在个人的收藏室里,还是放在企业的博物馆里,都从流动资产变成了固定资产,年年都会折旧,现行税法并无艺术品的规定,更多时候,计算在“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工具”中,折旧年限5年,五年后,1亿的资产“合法”消失不见。

 

  对于企业家来说,尽管艺术品市场也同样风险很大,但总要比平白无故地消失要安全得多。而对社会来说,企业家们把钱拿来买书画古玩,总比把钱转移到海外要容易接受。

 

  有人道出其中玄机,大多数富豪购买艺术品的第一目的,并非因为艺术本身,而是为了抵御市场的风险,包括通胀在内的许许多多可预测与不可预测的风险。这些内地富豪们,往往不显山露水,在艺术品拍卖的世界,他们常常隐忍不发,但每发一次,却大多都能中的。而且,从最开始的个人行为,已经逐渐发展成规模化的资本运作。

 

  企业家们,特别是民营企业家们成为艺术品收藏的生力军,他们把财富悄然“隐藏”,固然值得注意,但更值得思考的是,这个没安全感的世界,究竟是如何造成的。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