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人收藏2万余册连环画

  “从开始收藏的时候起,我就没卖过一本连环画,只进不出。”陈兴多颇为自豪地说。

  这位54岁的磐安红木家具生意人是小有名气的“收藏家”,他收藏的2万余册连环画都是他的宝贝,可以供人观看,但绝不能带走。

  从《红灯记》开始的连环画情缘

  少年时期,陈兴多就对连环画情有独钟。当时,距离他家3里地外有一个供销社,里头有一个柜台,专门摆放新出版的连环画。但陈兴多的父母是地道的农民,没有闲钱给他买书。

  有一次,柜台里新放了一本《红灯记》,陈兴多特别喜欢。那本书标价为两角两分,这对他来说可是笔“巨款”。“当时一个鸡蛋也不过五六分,要我一下子拿出2角,根本不可能。”

  那个时候,连环画很畅销,很多书一旦被人买走,就再也买不到了。于是,陈兴多放学后只要得空,都会去看《红灯记》还在不在。

  “后来我偶然翻出了母亲枕头下面的钱,斗争了很久,还是去买了书。”母亲发现后,狠狠地教训了他,还把《红灯记》低价卖给了邻居家的孩子,作为警示。

  时隔40余年,陈兴多终于在上海找到了与当年同版本的《红灯记》,并以270元的价格买了下来。

  “总算是圆了儿时的梦。”陈兴多说,《红灯记》是他钟情连环画的开始。

  “启蒙老师”书中找

  初中毕业后,陈兴多去东阳学习木雕技艺。这个行当需要一定的绘画基础,10多岁便开始学画的陈兴多上手很快。

  “连环画有很多都出自名家之手,有故事,有情节,有画面,栩栩如生。”陈兴多说,这些连环画像是一个个素未谋面老师,能教给他很多东西。他把连环画的技法学以致用,有些能够直接体现在红木家具雕刻上。

  后来,陈兴多的生意慢慢做大,也有了些积蓄,第一件想到的事便是收藏更多的连环画。

  “上海文庙有个旧书交易集市,我大部分藏品都是那边买来的。”陈兴多说,他每隔几个月就要去上海购置一批连环画,有些是店家联系好的,有些则是他的“连友”特意留给他的。每次去上海,陈兴多都会与各地的“连友”们聚会攀谈,彼此聊聊近况和藏品。

  目前,陈兴多收藏的连环画最早的是1957年前后出版的,由于连环画经常出现同一题材作品有很多版本的现象,他常常需要收好几套。比如《三国演义》,陈兴多就收藏了规格、纸、风格各不相同的6个版本。

  “我现在特别想开一个连环画的博物馆,让大家能看到这些书。”陈兴多表示,希望能结识更多热爱连环画的“连友”,将这个充满中国特色的艺术介质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