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的收藏者

对于吴冠中作品的收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波是从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后期,主要是新加坡和港台人士;第二波则是从1997年开始到2003年为止,中国内地个别藏家开始购藏吴冠中;第三波是2004年以后,随着中国内地艺术市场的爆炸式增长,吴冠中作品价格进一步飚涨。

       2010年,著名艺术家吴冠中先生以91岁高龄在北京仙逝,马上就有收藏圈的人要在电话里和我“探讨”今年秋拍吴先生的画作会不会飚涨,尽管如此唐突显得有点功利,不过我仍能理解收藏人士的举动:现在动辄要花几百万才能竞争到吴氏作品,不能不慎重对待。

       从艺术市场的走势来看,过去三年吴氏作品的整体价格已经涨到很高的价位——油画每平尺超过200万,彩墨画每平尺超过50万——再次集体飚涨的机会并不大,当然,如果有人出手吴氏的重要作品还是会拍出高价的。

       相比预测未来,我更愿意回顾吴冠中作品被收藏的历史,从中可以观察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随着经济大势演变的秘奥。

       1980年代初吴冠中就像很多画家一样通过荣宝斋这样的国有画店出售作品,价格也就几百块而已。那时,除了文化圈、政界个别人,中国内地基本还无人了解“收藏”为何意。当时中国也没有“富豪”这个阶层,之后国门渐开,有十多年艺术市场经验的少数港台和新加坡画廊主、藏家开始进入内地买进作品,然后再转手卖给本地藏家。吴冠中就是较早为海外艺术市场重视的艺术家,并接连吸引了实力雄厚的投资型藏家关注他的作品——他的画在当时独树一帜,且师友皆有名望、有法国留学背景,方便进行学术定位。

       第一波收藏吴冠中作品的人主要是新加坡和港台人士,从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后期,香港画廊万玉堂、一画廊以及新加坡斯民艺苑先后积极在新加坡及港台地区推广吴氏作品,而最大买家则是在新加坡活跃的华商郭瑞腾,他陆续收藏了上百件作品。上述几家画廊和郭瑞腾也是在拍卖场上推高吴氏作品价格的主力。1984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就出现了吴冠中作品,以万元左右的价格成交,到1989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他的《高昌遗址》已飚涨到187万元,创下当时中国油画拍卖的最高价,可见背后各方投资客已经发力操作。

       第二波则是从1997年开始到2003年为止。这时候中国内地个别藏家开始购藏吴冠中,如万达集团老板王健林和经纪人郭庆祥合作的玥宝斋就是最著名的吴冠中藏家,他们从1997年起陆续买入近百张吴氏作品。不过这一时期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的华人买家仍然非常活跃,他们仍是许多高价作品的买卖者。

       第三波是2004年以后。随着中国内地艺术市场的爆炸式增长,吴冠中作品价格进一步飚涨,如油画《长江万里图》2006年拍卖的成交价高达3795万元,今年春拍再次被翰海推出时拍得5712万元,创下吴冠中作品最高价。这时候中国已经是“金砖四国”里最金光耀眼的,众多富豪正卷入收藏热之中,海外藏家纷纷转手把吴冠中作品卖给内地藏家,如北京的卷石轩美术馆就陆续购藏吴氏作品四五十件。不过,如今吴冠中作品价格高昂,恐怕已经无人能再购置上百件之多了。

       这三十年历史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因为体制造成的20年的“时间差”:新加坡、香港、台湾比中国内地先富裕20年,艺术市场先启动近20年,所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们主导华人艺术品市场。而21世纪以来中国新富阶层崛起、艺术收藏市场大爆发以后,新、港、台的部分藏家逐渐将藏品卖回内地,获利丰厚。但所谓华人收藏界也有共同点,就是藏家多数关注作品投资价值,甚至直接参与短线炒作,身份更靠近投资客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收藏家。

       不过,艺术市场的存在对画家来说始终是好事。1950年至1970年代末饱受限制的吴冠中在八九十年代得到新港台藏家和社会各界的认同,率先实现了“财务自由”,这也是他敢于批判诸如画院、美协这类僵化体制的一大支点。吴先生晚年除了向中国内地博物馆捐赠作品,也先后向香港、新加坡的博物馆捐出作品,正体现出他回馈这份情谊的君子之风。
责任编辑:小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