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的藏家应看重艺术与文化

      “我不反对收藏家卖东西。但我还是希望藏品在收藏家手中有一段时间的沉淀。”眼前的蔡炜虽在病中,仍声音洪亮。身为收藏家、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副主任,他似乎有太多想要表达。尽管中国的文物收藏正迅速发展,但在他看来,纯粹的藏家看重的应该是藏品包含的艺术与文化,而非经济价值。并且,收藏家应该对自己收藏的专项真正热爱并有所研究。可惜,现在这样的藏家在国内并不多见。

      京城收藏界颇有声望的蔡炜,是“鸣鹤雅集”的发起人之一。在这个针对收藏家及考古、文物爱好者的平台上,很多藏家与蔡炜来往密切,形成了一个默契的小圈子。他们时常一起鉴赏藏品,交流收藏理念,组织学习文博知识,甚至一起去国外拜访外国收藏世家。说起蔡炜,一位收藏家向《第一财经日报(微博)》记者评价:“他是我们这个圈子的领头人,带我们看东西,学习收藏知识和理念。很多人都是他带着入门的。”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因政策上的宽松,民间收藏热情重新萌发。恰在此时,在艺术家圈子中交游甚广的蔡炜对收藏产生了兴趣。他以笔筒为收藏专项,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在琉璃厂入手几个瓷质笔筒至今,从未中断。蔡炜自言,他收藏的不是艺术品的价格,而是艺术价值。正因秉持这样的理念,他才不轻易让艺术品市场价格的起落左右自己的选择。至今,他已积攒百件笔筒,这些收藏不仅品质上乘,且蕴含深厚的历史与文化信息。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