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不要幻想靠收藏“一夜暴富”

      周末清晨,古玩市场人头攒动,大家都在埋头淘宝贝,这就是中国现在的一个收藏现象。回顾身边的收藏现状,我认为,中国人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注重曾经灿烂的文明。衣食无忧的人们纷纷转而关注精神需求,新的一轮“收藏热”已然形成。

      据统计,我国历史上经历了五次“收藏热”,第一次是北宋时期,第二次是晚明时期,第三次是康乾盛世,第四次是晚清到民国初期。“第五次就是今天,每一个普通收藏者都可以感受到收藏带来的愉悦。”

      收藏热的形成有哪些特征呢?我认为,首先是官方的提倡和默许,其次是关于文物的出版物集中出现,第三是摹古之风盛行,最后是文物收集市场的繁荣,“粗略估计,目前中国有超过七千万收藏爱好者。”

      从为收藏做准备的角度来讲,我认为藏友们应“理论先行”,修炼自己的历史、文化内功,并且“广交好的藏友”,利用展览、拍卖的机会多去接触实物、仔细观察。

      和所有的投资领域一样,投资人如果抱着“一夜暴富”的投机心理进入,往往最后得不偿失。马未都建议,所有的收藏人都要针对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收藏是一种乐趣,倾囊而出会将乐趣变为负担。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