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安徽移民史再添新证
2015-08-07 09:26:08 作者:常泽宇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已浏览次
2014年7月7日,在位于安徽阜阳市颍泉区西湖农校西北侧一建设工地出土了一方清代墓志铭。青石质,方型,由上部墓铭与下部墓志扣合而成,盖铭两石周边皆设窄边框,刻卷草花卉纹。墓盖篆书“皇清待赠省吾连六公墓志铭”,志文楷书17行,每行38字左右,通篇墓志790余字,较为详细地交待了以省吾公连加善为中心的阜阳连氏家族史及生平事迹等诸多史实,为研究清初阜阳历史文化提供了可靠而详实的一手资料。为研究方便,兹据志文照片,进行释读校点,详细录文如下:
盖文:皇清待赠省吾连六公墓志铭
志文:巡抚浙江等处地方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眷弟田逢吉 撰
翰林院侍讲学士眷弟陈廷敬 书
翰林院检讨眷弟杨仙枝 篆
今上御极十有二年,余奉命抚两浙。有同卿连君,不远千里谒余于余杭之公署。叩其故,将为乃翁省吾谋丧事。持状求志,借余言以垂不朽。余与省吾公累世交好,固有不得辞者。该公世系原籍潞安府潞城县,始祖文埜公,拜翰林讲官。兆花园枣实之端,其大如斗,厥嗣胤祚,躬列黉序。以田园多在高平,遂迁周纂镇居焉。迨及智望公,恩授礼部儒士,奕业重光,诚不堕前人风矣。及龙菴公,尤能积德于躬,祐启于后。夫人陈氏生子三:长,加福;次,加言;至公,行六讳加善,号省吾公,幼而颖异,丰姿秀美。一生孝友克笃,仁义兼尽,及其携赀。壮游税驾古宛。值流氛肆虐,公遂脱然不顾,驻足颍城。运□淮北,助稞天家,斥卤交易,一本无欺。葢然诺,不轻千金。往来□乎,至性者然也。□□嘉意好善,凡遇募化,无不喜舍。故当告终之年犹有斋僧之举,后因前愿未完,厥子即继父志,捐金买地于颍东之观音堂,供佛饭僧,迄今犹食德焉。此固其好善之一端,而他之类是者可知也。故数年来,长君克承先业,大振家声,不但田宅增新,而□列成均子游冸水夫固书香远绍矣。是诚公能不堕前人之风,故子若孙皆能不堕前人之风哉。公生于万历丙午十月十二日,卒于康熙壬寅二月初二日,得年五十有七。元配冯氏守节持内,好善之怀与公同志,今寿六十有五,晚景增荣,北堂康悦,游福正永艾也。公男永懋,恩监生娶同乡荆□牛公女,生男一女三,名璧,入府庠,女长,字刘治,项县刘公孙媳也。余尚幼口未结缡璧娶。颍族方伯刘公元孙女今举三内孙矣。讨公辞世至于今,佳城未获□□中堂者十四哉。兹卜地,颍之北郊,于康熙十有四年十二月□□安葬焉爰敬为之铭曰:山□钟灵兮维岳降星,志在四方兮颍水驻□,经纶淮北兮德胜盘铭,运筹经政兮仰佐三朝,廷子荣□绾兮无断趋庭,孙守一经兮丕著□青,九兹嘉祥兮报自含冥,□之□义兮亿万斯□。
孝男 永懋 孙 璧等泣血□石
该墓志铭详细记载了连六公(讳加善)的生卒年份与祖籍源流,是阜阳清初社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通读整篇墓志,笔者研究发现,连加善墓志基本勾勒出颍州连氏早期的世系传承,具有一定的补史证史之功用。
墓志勾勒出连氏世系
颍州连氏有三百年的家族史,出自山西潞安府潞城县(今山西省潞城市),其始祖文埜公,官拜翰林讲官,后举家迁居高平周纂镇。据墓志记载,自明中叶二世祖智望公,“恩授礼部儒士,奕业重光,诚不堕前人风矣”。三世祖龙菴公,“尤能积德于躬祐”。生子三:加福、加言、加善。因明末农民起义之乱世,省吾公连加善一家困居皖北颍州(今阜阳),遂举家定居于此。
《乾隆颍州府志》中有连加善之孙连璧列的传记,根据墓志,再综合方志相关文献,我们可对清早期颍州连氏四世至六世世系进行简要梳理。
四世连加善,龙菴公幼子,号省吾公,因行六,又称连六公。配冯氏,生一子:永懋。五世连永懋,墓志铭中描述较为简略,志书中也未见记载,大致情况是:配牛氏,生一男,为连璧。有三女,一女已长成,嫁入项城刘家,其余皆年幼。六世连璧,《乾隆颍州府志》卷八《人物志》:“连璧,字符苍,颍州人。由明经官内阁中书补浙江台州郡丞海防监课,诸务繁剧之裕,如署武原海昌县事及吴兴郡倅兼摄乌程令。苞苴不入注误去职,后河工效力,倅东昌郡署。”此外,《连璧传》中还附录了其长子连际遇、第七子连际颍以及连璧之孙连恒山的宦迹。
连加善,字省吾,生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卒于清康熙元年(1662)。其生平事迹,《颍州府志》、《阜阳县志》等史志文献亦未有载录。其出土墓志倒使连加善的形象逐渐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墓志云:“幼而颖异,丰姿秀美”,可知连加善自幼聪颖,品貌俱佳,所以,又有“一生孝友克笃,仁义兼尽”之言。明末,连加善远游至河南南阳,后因战乱,“遂脱然不顾,驻足颍城”。这是连氏家族肇兴颍州之始,以经营盐税为业,诚信而无所欺。
墓志中还讲到,他还长期致力于慈善事业,“凡遇募化,无不喜舍。故当告终之年犹有斋僧之举”。为继父志,报恩还愿,遂有“捐金买地于颍东之观音堂,供佛饭僧”的善行。“故数年来,长君克承先业,大振家声”。连氏家业兴旺,人才辈出皆渊源于此。所谓:“公能不堕前人之风,故子若孙皆能不堕前人之风哉”,连加善的因缘报应,泽被后世之功,大概亦如此。其妻冯氏操行端正,谨言持家,亦笃敬佛事,乐于社会救助之类的善行。康熙十四年,时65岁,“晚景增荣”,享天伦之乐事。综上可见,连加善是一位才貌俱佳、乐善好施的仁义君子。
颍州连氏出于太行之西
据墓志铭开头所述推测,连加善去世后,时任浙江台州郡丞的其子连永懋,求见其长官——时任浙江巡抚的田逢吉。田逢吉,字凝只,山西高平人,顺治进士,官至浙江巡抚,加兵部侍郎衔。连永懋请田为亡父撰铭,田家与连家世代交好,故当仁不让地为亡友洒下了这洋洋千百字的追念,并由著名学者陈廷敬捉刀书写,其笔道有力,楷法遒美。陈廷敬系山西泽州人,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志盖由山西乡宁人杨仙枝撰写。杨仙枝,字间人,山西宁山人,康熙六年丁未科三甲进士,亦为当时颇负名望的书法家。
连加善墓志的出土,弥补了阜阳方志的不足,对于了解颍州连氏的传承世系,认知清初阜阳地区的社会风俗以及世家联姻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学者梁家贵认为:“历史时期淮北地区既是一个民众移出的地区,又是一个大规模民众移入的地区。”作为旧时“阜阳八大家族”之一,世为书香门第的颍州连氏,其渊源于太行之西,不失为研究明末阜阳移民史的又一重要资料。从墓志志盖、撰文、书写皆由晋人担纲的这一现象,足见出迁入颍州的连氏家族依然与山西同乡保持着密切联系。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