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有人类指纹般的技术特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人最早发现指纹因人而异。据史书记载,远在3000年前的西周,中国人已经开始利用指纹来签文书、立契约。在一百多年前,警察就开始利用指纹的唯一性进行破案。人类自从发明了指纹和DNA检测技术就能够给每一个人确定具有唯一性的检测依据,但是对于每件文物的唯一性还没有检测标准。研究发现,文物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手工制作的。只要是手工制作的,就会在文物的表面留下人类加工的痕迹。很多加工痕迹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如果采用显微技术将文物的表面放大几百倍,就能够非常清楚地看到这些加工痕迹。这些加工痕迹的纹理排列组合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人类的指纹,我们叫它“微观锁定”技术。  右图是一件漆器放大120倍后呈现的人类打磨痕迹,这些痕迹是人工无法复制的。显微镜放大后,这件漆器的打磨加工痕迹的纹理排列组合就可以作为唯一性的检测依据,世界上不可能再出现与这件漆器的纹理排列组合一模一样的漆器。  左图是一张瓷器放大150倍的照片,能够非常清楚地看到瓷土加工后不规则的加工表面。  通过这样的检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所有的文物,在显微图像下都具备独有的技术特征。  如果每一件文物都有一个独有的技术特征身份信息,将这些特征信息像人类的指纹一样建立网络查询库,这对文物安全是一个飞跃的变化,海关对出口文物扫一下,就能够知道这件文物的出处和编号;各个博物馆交流的文物回馆入库,扫一下就知道是不是原件。现在这项技术已近成熟,已经在国内某博物馆使用多年。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