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丝路开发与沿线文物遗址保护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绮丽多彩的锦带,从我国古代的长安城 (今西安市)穿行河西走廊, 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北缘,越过伊朗高原,绵亘万里,迤逦西去,一直延伸到地中海东岸和北岸。这是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十一世纪后中国同印度、两河流域、埃及、古希腊、罗马友好往来之路。经济文化文流之路。这条路上不仅有众多的文物景点, 还有漫漫平川、茫茫高原,也有雪山冰峰。开发丝绸之路,再现其当年雄风是丝路申遗的重要措施之一。
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亘欧亚大陆的重要交通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条交通线沟通了欧亚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成为中国人民同中亚、西亚、欧洲人民友好交往的桥梁。由于中国丝绸源源西运,东西方交通得以畅通形成了一条连接欧、亚大陆的交通大道—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绮丽多彩的锦带,从我国古代的长安城 (今西安市)穿行河西走廊, 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北缘,越过伊朗高原,绵亘万里,迤逦西去,一直延伸到地中海东岸和北岸。这是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十一世纪后中国同印度、两河流域、埃及、古希腊、罗马友好往来之路。经济文化文流之路。这条路上不仅有众多的文物景点, 还有漫漫平川、茫茫高原,也有雪山冰峰。开发丝绸之路,再现其当年雄风是丝路申遗的重要措施之一。
丝绸之路沿途存在着大量神秘现象、难解之谜,这将会激发人们探险旅游的热情人们希望通过旅游活动认识和了解在自然与人类社会中存在着的种种神秘现象和知识,并加以研究、解决。丝绸之路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旅游热线。同时, 丝绸之路的重振将会推动丝路沿线地区经济的大发展,从而有力地促进丝路沿线文物遗址的保护工作。
一、开发丝绸之路的必要性
丝绸之路驰名中外。近年,西北各省大都有程度不同的开发措施,但未形成气候更未形成规模,市场成熟度不足,设施滞后,仅处于初期阶段。为此,建议乘丝路申遗的大好机遇加大开发力度, 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财流发展人文观光旅游促进文物保护。
1、有利于保护文物。丝绸之路上留下了无数汉唐古墓、千佛洞,古城池、古烽隧、古建筑, 历经千年沧桑受尽无情风雨剥蚀又有人为破坏。倘若不采取措施,这些古迹将被继续破坏,造成人类文化的巨大损失。
2、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丝绸之路,是汉唐文化开放的历史见证,是世界史展开的主轴也是中化民族的骄傲。在这条大道上当年汉武帝、唐太宗曾活跃一时张蓦、班超、甘英、法显、玄类、慧超、长春真人、马可波罗留下了辉煌的篇章。展示这些文化遗产有利于启迪后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3、有利于发展旅游业。丝绸之路是西北地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这里不仅有兵马俑、汉阳陵、西夏王陵(中国金字塔)、法门寺、莫高窟、楼兰古城,也有华山、太白山、祁连山、天山还有辽阔的草原、浩瀚的沙漠、幽深的湖泊,是人们回归自然, 追寻自然野趣的天堂,也是亚洲探险、旅游的乐园。
二、开发丝绸之路的依据和背景
丝绸之路大约在十一世纪之后,其国际贸易逐渐由海路进行,加上西部地理环境恶化、民族变迁等因素,丝绸之路日趋衰落,终于退出历史舞台。它的路线被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吞没,它的光辉历史也被人们遗忘。
1895年1月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塔克拉玛千沙漠腹
地惊奇地发现了一座被沙漠掩埋的古城---丹丹马里克,又于1900 年3 月在死亡之海---罗布泊西岸发现了楼兰古城遗址。
斯文赫定的发现在世界引起极大的轰动。于是瑞典、俄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纷纷派考察队来访古寻宝。丝绸之路被重新发现。史学家陈寅格教授对此慨然叹道:“ 丝绸之路,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自19 世纪末至20 世纪末历史把丝绸之路推向世界。一个世纪以来对这些文物文献的研究, 造就了一代又一代驰名中外的学者如陈寅格、陈垣、季羡林、冯承钧、张星粮、向达、
黄文弼、马雍、李学勤等卓越的学者。他们中有许多人把终身献给了丝绸之路的研究事业, 为丝绸之路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随着丝路申遗工作的启动,我们应抓住这一机遇,继承并利用前人研究成果,与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文物、旅游、文艺界联合起来,组成跨行业、跨地区的组织,做好开发丝绸之路工作。丝绸之路, 以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丰富的文物资源、自然资源,将在西部经济建设中再次扮演重要角色。
三、开发丝绸之路的设想
总体设想是以长期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为前提, 以美化丝路生态环境为基础, 以促进西部经济大发展为目标,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考古发掘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学术交流与旅游景点开发相结合,使其成为历史文化内涵深,科技含量高,娱乐参与性强的一道新旅游热点。成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此建议首先建设好丝路之源工程。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