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建议红山文化研究应强调国际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师范大学、内蒙古赤峰学院等单位的专家日前在大连举办研讨会,提出红山文化的研究应加强国际化。

      专家认为,红山文化研究经过长达近80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形成了丰富而系统的学术积累,因此,应尽快建设国际话语体系,增加国际竞争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说,红山文化形成分布于我国内蒙古东部、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广大地区,距今五六千年,其经济形态以早期农业为主,兼以采集、游牧、渔猎等生活方式并存。红山文化与中原地区仰韶文化同时期进入早期文明阶段,由于其延续时间长达近两千年之久并最早呈现高等级玉文化现象和极具特色的陶器制作艺术,红山文化研究已成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要组成部分而被国际学界密切关注。

      辽宁师范大学教授田广林说,要充分利用红山文化在不同课题中初步建成的数据库,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和方向。他说,由辽宁师范大学牵头设计搭建的“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协同创新中心”,集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朝阳市人民政府、辽宁省文化厅、内蒙古赤峰学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等11家相关单位的红山文化研究领域一线专家学者,以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文明史为研究导向,以梳理整合红山文化多学科研究成果为内容,进一步明确实施以科研任务为牵引的创新型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校长韩增林提出,应以辽宁和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群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建立一支多学科并举的学术研究团队可以更有效地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依据,不断完善红山文化研究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