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石文化

中国文物网 奇石是大自然给人类馈赠的财富,近些年来奇石收藏群体,逐渐以迅猛的速度发展,据估计全国已经不止一亿收藏群体,大自然造物的神奇让我们领略了自然的灵性,一个有灵的自然界,我们对自然界充满了敬畏.在古玩杂项收藏盛行的今天,我们越来越不满足于吃饱穿暖,在温饱之余我们还需要精神营养,来抚平我们浮躁的心.

“美石,乃玉也”玉文化大家都不陌生,早在5000年前,红山文化的先祖们已经使用玉石来制作精美的装饰品和祭祀品,从大的范畴来说石头的审美从远古红山文化已经开始,我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离开过石头,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就学会了用石头制作斧子、砍砸器等,我们使用的砚台、宫廷中的太湖石、魏晋时期的佛教石器雕像、价值连城的钻石、晶莹剔透的宝石,直到今天我们才越来越认识到石头的价值,在上亿年的岁月中,经过地壳火山运动,我们不断了发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作,一些令人惊叹的“作品”,它的“审美性”、“奇特性”、“文化性”、“大众性”、不得不让我们折服,以下十个最新发现的最新十大奇石让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龙凤呈祥》(金海石)

好的石头一定要有文化认知的普遍性,大家对一个题材或意义的广泛详知,是一方奇石被认可的基础,龙凤呈祥这一题材,对于中国的百姓家喻户晓,这样具有远古图腾的奇石,让我们眼前一亮,瞬间带我们回到远古的图腾时代。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五行山下》 (长江石)

西游记中,孙悟空从石头而生大家都不陌生,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500年,受尽了苦难,这方奇石,石质细腻、皮壳完整,我们看到了一个朝右呐喊的悟空头像,它正从石头里钻出来,眼睛与嘴都被大自然雕刻的那么自然,那么具有神韵,最神奇的是,就连悟空头部的紧箍咒也栩栩如生,好一个齐天大圣!这样的收藏,从唯一性和文化性的角度实在难能可贵,当然他的价值也就不菲了!

奇石因赋予其文化内涵,才更有价值.奇石更由于审美发现的独特角度,才使石头的生命鲜活起来!奇石文化是精神文化与商品文化的结合,当今奇石文化的迅猛过程,也反映出国人由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转向的过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福(蝠)从天降》(长江石)

”奇石是千百万年乃至数亿年才形成的.人们发现的能够收藏的精品奇石只会越来越少,而收藏者的总人数会随城市化、消费文化的发展在进一步地扩大.在整体收藏市场上,瓷器、玉器的赝品很多,另很多想涉足的藏家望而却步,但石头的作伪相对难度较大,石头的唯一性也能满足收藏爱好者独有的收藏心态,能够成就收藏自信,因此奇石的价值一直在涨,价值几十万元一块的石头已属平常,还常有奇石被炒到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石界美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阿弥陀佛》(长江石)

还有一些朋友喜欢收藏“佛”石画面奇石,认为会给自己带来“福气”,这是不错的心愿,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摆放在卧室内,这是忌讳的摆设“佛”画面奇石的地方.可以摆设在客厅或书房或吉位.又如一些吉祥富贵含意的画面奇石,应摆设在客厅的热闹、旺盛的位置,以展示其吉祥富贵,财丁两旺,喜庆之感充满人间。

《阿弥陀佛》这块石头体现了连石头都具有“佛性”,大自然聚天地之精华的灵气孕育出这样的画面奇石,一位虔诚的僧人,合十作揖,僧袍被微风拂起,这样的长江石精品,存世极为罕见,得到它的人一定会佛光普照好运一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宫廷玉麒麟》(金海石)

笔者也爱石藏石,近年来拍摄了大量的奇石的照片,在此撷取一些难得一见绝品,供大家欣赏. 麒麟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如麒麟送子,就是中国旧时生育民俗.传说中,麒麟为仁兽,是吉祥的象征,能为人带来子嗣.民间有“麒麟儿”、“麟儿”之美称.南北朝时,对聪颖可爱的男孩,人们常呼为“吾家麒麟”.此后“麒麟送子图”之作.作为木板画,上刻对联“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以此为佳兆.民间普遍认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参禅》(石胆石)

玩石的人才知道真正玩石的乐趣,不得到一方自己心仪的石头,就夜不能寐,茶不思、饭不想,在我国,藏石、赏石是一项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时尚,有其浓厚的文化色彩. “东坡醉石”、“米癫拜石”、“板桥画石”, 历史上收藏、观赏奇石的故事世代相传,石文化可谓源远流长。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吟雀》(金海石)

潇潇三月春犹寒,淡淡迷烟掩层山.无故冷落林间雀,何意长庭清幽绝? 尘世非,人世泪,夜独寐.繁华落尽皆是客,纯真往昔不堪折.这是何等的凄美境界,一方奇石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优美的故事,实在让人感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吟雀局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金枝玉叶》(长江石)

画面石是一种高雅收藏品,特别符合中国传统的字画审美,当然,画面石是天然艺术品,独一无二的,深受大家喜爱和收藏,有人不惜重金以求得精品,家庭中收藏摆放一方精品画面石更能展示主人艺术品味.这方《金枝玉叶》,一位宫女静静的凝视,仿佛是那位远古的女子与我们对话,不禁让我想起一首诗词。

《调笑令·蝴蝶》

胡蝶,胡蝶,

飞上金枝玉叶。

君前对舞春风,

百叶桃花树红。

红树,红树,

燕语莺啼日暮。

 除了人们详知的灵璧石、太湖石等,近年来新的石种贵族,来势凶猛,以长江石、黄河石、大化石、戈壁石为主流的赏石新贵层出不穷,新的石种,从质、形、色、纹、韵的角度来讲,它一定有自己独到的优点才会被大众所认可接受,比如:内蒙玛瑙是一种难以拒绝的质感和造型见长,黄河石和长江石更加含蓄,有丰富难以想象的奇特画面见长,更具有新时代的文人气质,在嘈杂的都市间寻找一份独有的静怡。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万年寿龟》(灵璧石)

收藏一些吉利的画面石,可以营造全新的风雅吉祥气息,这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将吉利的画面石收藏于家中,使之与家庭和谐,以求锦上添花,旺上加旺,将起到家庭与自然浑然一体之感.吉利的画面石是指寓意吉祥与美好祝愿的画面石,如荣华富贵的花类;或象征年年有余的鱼画面的,祈福象征健康长寿的松鹤延年、寿龟等画面石;象征福分永存的流云、佛像、蝠类画面石等等。

灵璧石的收藏和赏玩称得上是盛名久享.自古以来,有名的藏石家无不藏有灵璧珍品,有文献记载的就有苏轼的“小蓬莱”、范成大的“小峨嵋”、赵孟頫的“五老峰”.风流帝王李煜钟爱“灵璧研山”,宋徽宗还为常常把玩的一株灵璧小峰,题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字,命人镌于峰侧,并钤御印.南宋《云林石谱》上记载石品116种,灵璧石被放在首位;明人文震亨撰写《长物志》,也有“石以灵璧为上”的评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五彩神鱼》(长江石)

长江画面石的色泽自然柔和,色彩协调,传递出一种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情愫.对比中有调和之韵,单纯中有变化,浅淡中有厚润,有一种爽朗、简洁之美。

欣赏长江画面石的视觉形式是追求心灵意境的过程,长江画面石所反映的自然、人文各类题材广泛,以不同的表现方式呈现超乎寻常的艺术效果,不同心态的观者,可以看出不同声音的“石语”。

 总之,吉祥、祥和、富贵、和平、向上、健康的画面奇石收藏摆设与风水有“天人感应”的主客观心理能量,人们喜欢吉祥物,而且成了某种意念的象征,某种力量的显示,某种意境的表现.故此,收藏摆设引导人们精神去契合某种意念进入一种特定的境界,从而给人们以希望、安慰、鼓励、追求的力量,一个有传统文化的民族是伟大的,也是一个长久存在的民族.我们的藏石赏石也是一种传统。

在未来人们忙碌的生活中,在喧闹的繁忙工作中,我们更需要一份安静,通过与石对话,找到物我相忘、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是与大自然沟通的途径,找到自我释放和舒缓的方式,我们相信,未来的奇石收藏将愈来愈热,奇石的收藏的队伍将不断扩大,藏石、赏石在今后也必然是大众百精精乐道的话题,因为它是我们作为大自然一部分的人类必不可缺的“心灵鸡汤”。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