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并非确指?是上层女子的化身
前一阵子热播的影视剧《金陵十三钗》,描写了十三个秦淮烟花女子为救一群金陵女大学生,与日寇斗智斗勇的故事。片名“金陵十三钗”就是指十三个秦淮烟花女子,这个片名肯定是受“金陵十二钗”的影响而取的。但在古代,“十二金钗”中的“十二”并不是确指,它不过是一个群体的代名词。
就是在原名是《金陵十二钗》的《红楼梦》中,所谓的“十二钗”也不应该是确指,它只是曹雪芹眼里一群上层女子的化身,并不是单指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这十二个女子。我们知道,这十二个人虽然有不少也是主要人物,但并不都是书中着墨最多的人。
源于梁武帝的诗
这一点,曹雪芹在第五回中借贾宝玉和警幻之口已经作了说明。宝玉因问:“何为‘金陵十二钗正册’?”警幻道:“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宝玉道:“常听人说,金陵极大,怎么只十二个女子?如今单我们家里,上上下下就有几百个女孩儿。”警幻微笑道:“贵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要者录之,两边二厨则又次之,余者庸常之辈,则无册可录矣。”
宝玉再看下首一橱,上写着“金陵十二副册”;又一橱上写着“金陵十二又副册”。可见书名所谓的《金陵十二钗》,也至少是指三十六位女性。
更何况,副册和又副册的二十四位女性,并没有一一提及,晴雯和香菱,也是读者根据上下文猜测的。也就是说,作者对没有提及到的其他女性,本来就是泛指,并没有确切地安排位次以及写明她们到底是属于副册还是又副册。而且副册或者是又副册中的不少人物,着墨并不比正册中的某些人少。所以作者《金陵十二钗》中的“十二”也不应该是确指。
我们再看看“金钗十二”这一成语的出处,就更明白其中的端倪了。“金钗十二”语出南朝梁武帝的《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此处的“金钗十二行”是指美女头上的金钗非常多。后来人们用多了,就把“金钗十二”或者“十二金钗”比喻众多的妃嫔或姬妾了。
例如《全唐诗》中白居易《酬思黯戏赠同用狂字》:“钟乳三千两,金钗十二行。”这里的“金钗十二”,白居易在自注中已经说得非常明白:“思黯自夸前后服钟乳甚得力,而歌舞之妓颇多。”还有长孙佐辅的诗《古宫怨》:“三千玉貌休自夸,十二金钗独相向。”这里的“十二金钗”指的也是“六宫粉黛”,并不是单单指哪十二个女子。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