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宋代书画价格上亿是标准

古代书画作为书画市场的“价格标尺”,其“稀”、“精”、“缺”的价值基础保障了其作为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硬通货的地位,但真伪难辨一直困扰着持币待购的众多投资者。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不完全统计,在市场下滑、买盘谨慎的今年春拍中,古代书画中高价拍品减少,整个板块总成交额比去年缩水四成,市场两极分化。不过,在日前举行的保利雅昌“艺术消费时代投资方法”论坛上,知名收藏家和业内人士分析了古代书画收藏趣味由宫廷转向文人画的趋势,揭示“初哥”投资者入市新路径。
古代书画作为书画市场的“价格标尺”,天价拍品比比皆是堪称硬通货。但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不完全统计,在市场下滑、买盘谨慎的今年春拍中,古代书画中高价拍品减少,整个板块总成交额为6.22亿元,低于去年秋拍的10.34亿元。尽管各大拍卖行在征集和布展上绞尽脑汁,但总体成交仍差强人意,许多重头拍品纷纷流拍。
古代书画可长期持有
在日前举行的保利雅昌“艺术消费时代投资方法”论坛上,古代书画收藏家朱绍良表示,市场两极分化严重,而文人作品价格呈上升趋势。例如匡时春拍中《种菜诗唱和诗册》由浙江吴氏家族珍藏,共计14件书法绘画作品,呈现了吴之振、吕留良、黄宗羲、陈廷敬、王士禛、梁清标等50余位明末清初政坛、文坛、朝野巨子的相与酬唱,全景式地折射出17至18世纪中国鼎革之变下的历史往事,将“明遗民”这个历史概念切入市场,最终拍出3220万元高价。
朱绍良认为,目前买家最应关注的是宋元时期的古代书画,其价值之高毋庸置疑,其次才是明清的各大家。“古代中国书画收藏的对象不过这几十家,收藏者应该理清脉络。像扬州八怪等的作品在市场上应属二流,而对于许多宫廷画家,投资者似乎已不再热切关注。当然,对于古代书画中第一流的名家名作,鉴别起来也会非常困难。”
天津美院教授、北京保利古代书画学术顾问刘金库介绍称,历史上我国收藏古代书画有几次高峰,一是在北宋末年南宋初期,二是在明清,第三就是现在。而在近两年资本运作不足的情况下,收藏者投资日趋理性,且古代书画市场曝光率远不如近现代作品耀眼,适合长期持有。
市场:古代书画与近现代作品价格倒挂
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日前发布2012年春季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认为,古代书画存世量小,精品更为难得,制假贩假现象从未杜绝,真伪难辨,致使大量赝品伪作充斥市场,诚信危机严重。
加之投资古代书画通常需要买家藏家们具备大量的美术史相关知识和相关经验,对书画家要有深入的研究,对买家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因此许多藏家对古代书画几乎可望而不可及:“古代书画很难在艺术品投资领域形成主流,藏家们对近现代书画的热衷要远高于古代书画。”
古代书画与近现代作品价格缘何呈“倒挂”形态?朱绍良表示,市场对书画这一块确有“厚今薄古”的心态,一是当代画家一般为人们所熟知,二是有炒作行为存在:“还有许多人对古代书画的价值不甚了解。”
他认为,宋代书画的市场标准就是以亿元计,元代在七八千万元左右,明代为四五千万元左右。“投资收藏古代书画的人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人傻钱多进场一定吃亏。”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