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古典家具 红木家具不得不爱
“一木一器,一器一形。”每件红木家具皆不相同,各具特色。
近年来,材质珍贵、独具匠心且经久耐用的红木家具愈发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了使用者品位、修养的一种标志。红木家具带来的文化及艺术享受,让接触过的人,在不经意间就爱上它。
系出名门 历史悠久
“吾国家具事业,发于周秦,备于唐宋,盛于明清。”而红木家具正是始于明朝。红木是先祖遗留下来的传统精髓,在古代只有达官贵人、贵族名胄才能使用红木家具,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红木家具用纯天然的材质制作,运用雕刻、榫卯、镶嵌、曲线等传统工艺,蒸煮、抛光、打蜡。镂花雕刻惟妙惟肖,耐腐蚀,不易变形,经久耐用。很多红木家具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因此,很多人称红木家具为人文家具、艺术家具。
材质珍贵 品质卓越
由于红木原料生长极其缓慢,往往要数十年,甚至数百年才能长成,因此材质特别珍贵。如海南黄花梨木是红木中的极品,几百年才能长成,由这种木头做的家具,品质当然是上乘的了。
我们通常所说的红木家具主要是指用紫檀木、酸枝木、乌木、瘿木、花梨木、鸡翅木制成的家具。紫檀木是红木中的极品,紫檀木又分老紫檀木和新紫檀木。老紫檀木呈紫黑色,浸水不掉色;新紫檀木呈褐红色、暗红色或深紫色,浸水会掉色。目前,市场上的红木家具以花梨木居多。
精雕细刻 巧夺天工
“富贵而不俗,华丽而不滥,端庄而不呆。”红木家具造型考究,每一根直线和曲线,每一个由线构成的面,配合呼应形成的空间分割,都是恰到好处的,使人产生一种稳重中有变化,严谨中带灵活的美感。家具中无不展示着无穷的魅力。在红木家具中,工艺师们一刀一锯一刨及一个小小的细节,都是非常有讲究的,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装饰造型、图案设计,都为家具增色不少。每件家具都是精雕细刻,充满着制造者的智慧。而现在的红木家具,讲究在变化中求统一,雕饰精细,线条流畅。既有简洁大方的仿明式,又有雕龙画凤、精心雕琢的仿清式,也有典雅大方的法式等,适合不同人的审美需求。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均很高。
传统现代 交相辉映
红木家具按工艺分类可分为传统硬木家具、现代硬木家具。传统硬木家具款式以明、清经典硬木家具为主,功能以陈设、收藏为主,制作精湛的深色名贵硬木家具,包括硬木高仿家具、红木古典家具、古典工艺家具等。而现代硬木家具是指在传统工艺基础上,既能体现传统家具艺术,又具有当代艺术创新,且选材讲究、制作精湛,具有知识产权和收藏价值的深色名贵硬木家具。
中国古典家具是立体的历史,中国人不但能直观地看到优质的用料、考究的做工、精美的雕刻,更能感受到中华文化儒、释、道思想的交融。就让我们在欣赏古代家具的同时,一起品鉴中国的历史吧!读古典家具历史,享受古典家具文化。
●相关链接
如何辨别红木家具
红木家具非常珍贵,受利益驱使,造假的人越来越多,手段越来越高超。因此,大家在购买的时候要掌握几种基本的辨别方法,以免上当受骗。
一件好的家具,技艺与制作十分优良,是很难仿制出来的,因此是仿制的家具也会漏洞百出。首先要看家具的包浆,就是老家具表面因长久使用而留下的痕迹,因为有汗渍渗透和手掌的不断抚摸,木质表面会泛起一层温润的光泽。
而新仿家具很不自然。
首先,看家具的腿脚是否有褪色和受潮水浸的痕迹。在南方潮湿地区,家具一般直接摆放在泥地上,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另外,最能代表家具年份的就是铜活件。看家具的拉手、镶条、合页等,如果这些是原配的,应该有各种工艺精湛的图案,是当代的工匠很难仿制的。另外,就是看翻修痕迹。看椅子的木纹是擦出来的,还是自然的,擦出来的木纹,非常的不自然。另外,看家具的明榫也能分辨一点真伪,过去的榫眼是方的,如果不是方的,就应该是仿造的。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现在红木家具造假很厉害,有些连专家都不好分辨,因此想买这些老家具,要多看少动,有收藏爱好,可以从简单的小件买起。
京沪红木家具风格
京沪两地红木家具风格迥异,反映两地不同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北京是胡同四合院大宅门,上海是弄堂石库门,南北两地带来红木家具的风格和品位也不同,有了京作、苏作之分,上海主要是苏作家具,以苏州、常熟等地为主。但沪上民国时红木家具有点西洋化,式样明显受外来影响。
红木家具材料,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贵黄不贵黑,清人贵黑不贵黄,北京红木秉承明清两朝风格,贵黑又贵黄。黑即紫檀,非皇宫莫属,黄即黄花梨,皇袍,皇宫,黄色也,帝王专用色,清水擦蜡,木纹毕露,从骨子里透出帝王气;上海喜红色,吉祥喜庆色,即便是花梨木也漆成红色,上海红木家具是混水擦漆,漆成红酸枝色。
北京紫禁城故宫的形制,高仿做旧,有历史渊源,还有故事戏说,不是故宫流入民间就是王爷格格用过的;上海红木家具讲究实用,江南水乡小家碧玉型,内敛含蓄不炫耀。
京沪两地红木流行时尚各异,北京人重厅堂,轻卧房,摆谱张扬。北京腕儿星爷,卧房家具非清即明,有财力还得有文化底蕴;上海人重卧房,轻客厅,深藏不露,卧房家具是民国式样,四门带镜子。同样买圈椅,北京人喜宫廷圈椅,坐垫是黄丝织锦缎的;上海人爱好明式圈椅,坐垫是红色混纺仿丝的;北京人喜爱宽大的宝座,上海人钟爱笔杆椅。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