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鉴别,茶之藏法

春茶与夏、秋茶的签别春茶因茶树经过一冬的休整、积蓄,所含的各种有效物质较高,因而香气强烈,滋味鲜爽,茶质好;夏茶因夏季气温较高,光和作用强,所含多酚类物质增多,因而滋味较春茶苦涩;秋茶因茶树经两季采摘,营养物质显著减少,因而滋味淡薄。对大多数茶来说,特别是绿茶,以春茶为好,红茶则夏茶并不比春茶差,有时甚至要更好些。

鉴别春茶与夏、秋茶的方法是一看外形二尝滋味:春茶的色泽、外形上好;而条索松散,颗粒松泡,有欠光、扁、平、直,色泽不正,茶叶轻飘的,为夏茶;至于芽叶大小不匀,叶形瘦小,茶叶轻薄,绿茶色黄绿,红茶色暗红的,为秋茶。

凡冲泡后香气强烈,滋味醇厚,汤色澈明亮的,为春茶;香气欠高,滋味较淡而苦涩,绿茶汤色青绿,红茶汤色红暗的,为夏茶;香气不高,滋味淡薄,叶底夹杂芽叶的,为秋茶。

茶叶的贮藏条件

①干燥干燥是两层含意一是茶叶在贮藏前,本峰的含水量要控制在一定程度内;二是环境的相对湿度要低。据研究,茶叶在贮藏时的最佳含水量是3%,含水量越高,茶叶中的有益成分扩散和变化就越快,超过一定限度,茶叶就会变质。因此在贮前,应将茶叶的含水量控制在3-5%,如抓一小撮茶叶用手指轻轻捻搓,如立即变成粉末,即表明其含水量在此范围内,适宜贮藏。如含水量较高,要在进行干燥处理以后再行贮藏。

②低温。温度升高可加速茶叶的氧化(茶叶陈化变质就是茶叶氧化的结果)。氧化使茶叶中一些原可溶于水的物质,变得难溶或不溶于水,芳香物质也遭到破坏。据试验,茶叶在零下5℃时,氧化过程十分缓慢,在零下20℃以下,氧化几乎停止,可使茶叶久藏不变。

③避光。强光可加速茶叶的氧化,使茶叶中的一些物质起光化反应,产生“日晒味”。因此,贮藏茶叶要避免光照。

④防异味。茶叶中的高分子化合物,性质活泼,当茶叶与香皂、樟脑、卷烟等接触后,很快吸咐它们的气味,使茶叶产生异味。因此,要严防与有异味的物质接触,贮茶容器也必须保持清洁无味。

茶叶密封贮藏法选用瓷坛、铁桶(盒)等干燥无味、结构严密的容器,以木炭、石炭或硅胶为吸湿剂,将茶叶密封贮藏,可较长时期保持茶叶质量不变。

具体做法是:贮存大宗绿、红、青茶,用瓷坛或陶甏,放入木炭等吸湿剂0.5公斤左右(用布袋盛装),茶叶用牛皮纸分装成0.15至0.5公斤左右一包,放在吸湿袋的四周和上面,封严坛口。每3-4月更换吸湿袋一次,霉雨季节则要多更换一次。贮存高级名茶,可用块状石灰作吸湿剂,石灰应装在布袋内,以防止与茶叶直接接触。贮存花茶,红茶则不能用生石灰,以防香气散失。各种不同品类的茶叶最好分开贮存,以防互相影响、串味。硅胶的吸水能力是石灰的1000倍,且可反复使用,即吸湿后的硅胶,经日晒、烘焙后又可断续使用,是贮存茶叶的理想的吸湿剂。

茶叶低温贮藏法将茶叶装入密封的铁质、瓷质容器内,再套塑料袋防潮,放入冰箱,如温度在5℃以上,可贮存一年以上。用这种方法贮藏名茶和花茶最好。由于冰箱内较潮湿,放置各种食品容易串味,因此放置茶叶的容器,必须密封良好。

真假茶叶的签别看色、闻味:将茶摊在白瓷盘或白纸上,凡色泽滞枯、呈绿、青色的,多为假茶。抓一把茶闻味,凡有青草味、腥味、霉菜味等的。为假茶。

冲泡后观察其叶片形状和品尝其滋味:凡叶片上半张具锯齿状边缘,且锯齿深而密,下半张锯齿浅而疏,至叶柄处边缘光滑无锯齿的,为真茶;若全缘有齿或无齿的,为假茶。茶汤滋味醇和可的,为真茶;滋味怪异不正的,为假茶。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