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饮茶中的误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饮茶有那么多人的喜爱,但是在日常的饮茶生活中也有一些饮茶方面的失误和不妥之处。这在报刊上时有文章提醒。从茶道的角度来讲,这些失误是完全与茶道原则不合拍的,我们应该注意力戒之。1998-10-07《市场报》登载了成文的文章《饮茶也有误区》,现将原文摘编如下:

一.用保温杯泡茶。保温杯虽能保温,但茶叶中多种维生素和芳香油易在高温或长时间的恒温水中损失,茶的效用和口味也降低了。好的茶具应首推陶器类,具有一定透气性,冬天保温,夏天不馊,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所以紫砂茶壶享有盛名。

二.用沸水冲泡。有些人喜欢用刚开的水冲泡茶叶,其实这是非常有害的。刚烧开的水温度高,可使茶叶中不耐高温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等)大量破坏,并且使茶的香味很快消失。泡茶的水温宜按茶叶老、嫩来分,老茶可用95℃的开水直接冲入;嫩茶则应低些,80℃左右比较适合。

三.爱饮头遍茶。有些人认为头遍茶浓,提神醒脑,所以爱喝头遍茶。殊不知,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污染,茶叶表面总残留一些农药,相应的头遍茶农药等有害物质浓度也高。所以应让头遍茶水发挥“洗茶”的作用,弃之不饮。

四.过量饮茶。有的人对茶过于偏爱,过于相信茶的提神作用,所以喝茶没有限度。其实茶中的一些物质过量了对人体是不利的,如大量饮茶可增加铝元素的吸收量,损害大脑,诱发痴呆症。

五.饭后即饮茶。许多人都喜欢饭后立即饮茶,认为可以帮助消化。其实这是不好的习惯。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质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物质,使胃肠黏膜无法吸收,时间一长可导致体内缺铁,甚至诱发缺铁性贫血病。另外,鞣酸与荤食中蛋白质合成具有收敛性鞣酸蛋白质,使得肠蠕动减慢,从而延长食物的消化和粪便在肠道内潴留的时间,不但容易造成便秘,而且还增加了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有害人体健康。纠正的方法是进餐后一个半小时再饮茶。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