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茶与僧

古诗云:“天下名山僧占多”,“好茶出在我山中”,茶与僧常因此相辅相成,声名与共。
五代十国蜀人毛文锡所撰《茶谱》记载:昔日有僧,久病不愈。一老翁告以蒙山顶茶能祛宿疾。僧遂于山上筑室采茶,“获一两余,服未竟而疾瘥。”
僧侣对茶艺的发展曾起过重要作用,除了地理因素,当然还有功利方面的原因。僧人旷日持久地坐禅,正需要某种兴奋剂的支持,而茶恰好具有提神驱眠的功效。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有“疲睡见茶功”的诗句。加上茶树终年常青碧绿,富有生气;茶性净洁,久饮益思;助人寂静斯文,稳健开神,为佛教平添了一层神秘色彩,也与僧结下了不解之缘。
南北朝隋唐统一之后,在禅宗率先倡导之下,茶饰、茶贸均呈发展之势。“茶圣”陆羽就曾当过和尚。在他所著的堪称世界第一部茶叶科学经典著作《茶经》中,将南北朝时敦煌人单道开坐禅“不畏寒暑”,归之于饮茶的功力。
名山出名茶,名山多寺庙。如著名的蒙顶茶、武夷岩茶、黄山毛峰、华顶云雾、雁荡毛峰等名茶,无不出自名山寺院。山中寺院种茶,与僧人爱惜生灵不无关系,况且,茶与僧相伴成趣,每每构成一种妙不可言的诗画意境。
茶,因其性高雅,常被用作待客之佳品,甚至奉为取代酒浆的祝天祭祀圣品。唐代名僧皎然,在其《饮茶歌》中吟道:“……一饮涤昏寐,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他把酒贬得如此之低,把茶说得神乎其神,虽不免有偏见之嫌,却也不难看出中国茶文化之久远,以及僧与茶的密切关系。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