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政和配茶习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政和山区风景

政和是福建著名茶乡,种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出产许多名茶,有功夫茶、白牡丹、白毫银针、茉莉花茶等。这里的人们种茶、饮茶、用茶、爱茶、说茶、写茶,渐而发展为“茶文化”,有茶节、茶歌、茶舞、茶诗、茶礼等。政和“配茶”风俗别具一格,有别于闽南的“品茶”,浦城的“桂花茶”。

政和“配茶”在高山区的汀源、杨源、镇前等乡镇,这一带海拔在900米以上,尤其是冬春两季,云雾缭绕,细雨蒙蒙,寒气袭人,这期间,农民极少农事活动,人们多围坐在火炉旁、灶旁、边取暖边聊天,逐渐形成“配茶”习俗。据考证,这习俗起自唐中时,先在富人家流行,宋时得到发展,成为民间普遍的习俗,经明清完善,延至今日,是政和地区民众喜爱的传统礼仪。“配茶”经过是这样的,先将茶叶放人陶壶或铜壶中,置于炉灶炭火边取温,约30分钟水沸,然后添到茶碗中。后来又发展成不把茶叶直接放人壶中,而是待水开后,直接冲泡,这也就是当今人们泡茶的习俗了,陶壶烧成的水冲泡的茶清香甜口,余味悠长,深受喜爱。配茶内容丰富多彩,首先在方桌或板凳上摆上“土特产”,这些特产有四大类。一是壳类,有南瓜籽、豆籽、瓜籽、向日葵籽;二是菜干类,有豆干、萝卜干、茄干等;三是酸菜类,有糟菜、糟萝卜、糟生姜、糟芋等;四是咸菜类,有咸笋、咸萝卜、咸野菇、咸菜、咸冬瓜等。每逢喜庆佳节,家人或亲朋围坐一起边配茶边聊天,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其乐无穷。“配茶”作为该地区招待亲朋好友一种礼仪,很有讲究,尤其是嘉宾光临,热情的主人便忙碌开了,炉灶口煎开水,锅中炒豆子、南瓜籽,再摆上丰盛的各种莱干、酸菜、咸菜等,待水开后冲泡云雾茶,并配以鸡蛋花的大碗茶给客人喝,边喝边谈,其乐融融。

“配茶”习俗体现了闽北农民纯朴、热情、友善,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热爱和追求的一种表达方式。朋友,你若有兴趣,请到闽北政和来,亲享“配茶”的无比乐趣吧。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