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政和配茶习俗

政和是福建著名茶乡,种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出产许多名茶,有功夫茶、白牡丹、白毫银针、茉莉花茶等。这里的人们种茶、饮茶、用茶、爱茶、说茶、写茶,渐而发展为“茶文化”,有茶节、茶歌、茶舞、茶诗、茶礼等。政和“配茶”风俗别具一格,有别于闽南的“品茶”,浦城的“桂花茶”。
政和“配茶”在高山区的汀源、杨源、镇前等乡镇,这一带海拔在900米以上,尤其是冬春两季,云雾缭绕,细雨蒙蒙,寒气袭人,这期间,农民极少农事活动,人们多围坐在火炉旁、灶旁、边取暖边聊天,逐渐形成“配茶”习俗。据考证,这习俗起自唐中时,先在富人家流行,宋时得到发展,成为民间普遍的习俗,经明清完善,延至今日,是政和地区民众喜爱的传统礼仪。“配茶”经过是这样的,先将茶叶放人陶壶或铜壶中,置于炉灶炭火边取温,约30分钟水沸,然后添到茶碗中。后来又发展成不把茶叶直接放人壶中,而是待水开后,直接冲泡,这也就是当今人们泡茶的习俗了,陶壶烧成的水冲泡的茶清香甜口,余味悠长,深受喜爱。配茶内容丰富多彩,首先在方桌或板凳上摆上“土特产”,这些特产有四大类。一是壳类,有南瓜籽、豆籽、瓜籽、向日葵籽;二是菜干类,有豆干、萝卜干、茄干等;三是酸菜类,有糟菜、糟萝卜、糟生姜、糟芋等;四是咸菜类,有咸笋、咸萝卜、咸野菇、咸菜、咸冬瓜等。每逢喜庆佳节,家人或亲朋围坐一起边配茶边聊天,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其乐无穷。“配茶”作为该地区招待亲朋好友一种礼仪,很有讲究,尤其是嘉宾光临,热情的主人便忙碌开了,炉灶口煎开水,锅中炒豆子、南瓜籽,再摆上丰盛的各种莱干、酸菜、咸菜等,待水开后冲泡云雾茶,并配以鸡蛋花的大碗茶给客人喝,边喝边谈,其乐融融。
“配茶”习俗体现了闽北农民纯朴、热情、友善,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热爱和追求的一种表达方式。朋友,你若有兴趣,请到闽北政和来,亲享“配茶”的无比乐趣吧。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