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米虫茶和茶粥

苗族人饮米虫茶

湖南城步县的苗族姑娘在谷雨前后,身背竹篓,上山采茶尖。茶叶采回以后,把茶叶盛在竹篓内,浇上一些陶米水,放置在通风的楼阁上。不久,竹篓内就生长出一些米蛀虫。这些米蛀虫以茶叶为食物。到了第二年四五月间,篓子里的茶叶被米蛀虫蚕食一空,篓子底下厚厚的铺上了一层虫屎,苗族同胞便把虫屎收集起来,筛出杂物,称为米虫茶。

好客的苗家兄弟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就用米虫茶招待,先用杯子或茶碗倒上白开水,抓几颗米虫茶放进里面。刚开始,米虫茶浮于水面,待到浸泡饱和以后,就释放出一根根象血丝一样的深红色茶汁,不多久,整个杯子里的水都变成深红色,清香散发,饮起来香郁甘美,别有一番风味。

苗族的“茶粥”

每当炎夏来临,苗族人民便家家户户都要做“茶粥”来食用。“茶粥”,苗语叫做[Ki4Se4],直译成汉语的意思是“茶粉粥”。这种“茶粉粥”的做法是:先将主要成份大米或包谷粉放入鼎罐或锅里,加大量的水煮成流质或半流质,然后加上少许茶叶粉和菜叶、紫苏叶,调匀后,待菜叶煮熟,再加上适当的精盐,即出锅食用。有的人家没有茶叶粉,只加紫苏和菜叶,但名称仍然叫做“茶粉粥”,不能叫做“菜稀饭”。大概是因为这种粥的正宗是“茶粉粥”,意义已经固定,不可随意改变的缘故吧,所以不管有茶粉掺人与否,一概都要叫做“茶粉粥”。食用这种“茶粥”,既可解渴,又可充饥。在酷暑季节,人们食欲欠佳,喝上这种“茶粉粥”又能胃口大开。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