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服衣箱之第七件——褶子
褶子:此为最随便之衣服,软硬花素俱有 ,种类式样极多。分男女。
男式褶子形制为交领、大袖、开气的衫。有软面和硬面两种,硬面花者用五彩金银丝线绣成飞禽走兽,云龙花虫。共计十件。颜色上分红、绿、黄、白、黑上五色,为帝王、太子、恶霸、强徒等服之;宝蓝、赤红、古铜、粉色、湖色为下五色,为剑仙、侠客、英雄、义士服用。
硬面素者不绣花纹,分黑、红、宝蓝、古铜四色,生、净、末、丑均能服之。弥衡、范仲愈等服黑色,李佩、罗四虎等服红色,陈宫、王有道等服宝蓝色,吕伯奢、宋世杰等人服古铜色。
软面花者较硬面多两色,上色多一淡黄,下色多一青莲。武戏中之打英雄,或灯彩戏之花神游人等服之。
软面素者共六色,红、绿、黑、月白、粉红、湖色。红色恒用为蟒内衬衣,如果剧中帝王、太子蒙难时也用红色。绿色是小生、小丑所服。黑色为须生、小生被难时穿着,贫士、寒儒亦服之。上缀碎绸块者,即为富贵衣。月白、粉红者,小生及丑角可通用。湖色则是小生专用。此外尚有一种苍白色棉绸褶子,一名紫花老斗,山神、土地、苍头、老乡民等均服之。


男缎开氅和男缎褶子,皆为大领大襟,带水袖。由前面视之毫无分别;唯有开氅之左右胁下,均有宽数寸之摆,中有藤条撑起,自后望之,仿佛两翅。服此者多系偏牙将及中军等。按开氅为明朝以前的服装,褶子明末方行,年代形式皆有不同。
女式褶子共有四种,素底红绿软面褶子,每色各两件,宫女丫鬟服之。
花素道姑衣,自对襟的时式褶子出现以来,凡是大襟女褶子,均谓之道姑衣。
素底棉绸软面,老旦扮演贫妇人时服之,有青莲、米色两种。
其上立领最早见于明代褙子上,但明代立领褙子为斜襟,立领上有金属扣花。其他对襟圆领褙子亦有扣花。褶子上的盘扣系清代满族服饰元素。
时式褶子,这种褶子近百余年来方兴盛,因小领、对襟、长袖(带水袖)的形式,为清末以前所罕见。其制法系由绉纱、绸葛等软料为底,周身镶如意等边,宽约二寸,绣花或者不绣花均可。惟此衣专为青年或中年妇女所用。颜色除黑色素褶子系贫苦妇女所穿,其余各种花色可随便选用。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