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服的质料、颜色及纹样概述
戏服的质料、颜色及纹样概述
早期民间剧团经济能力有限,戏服的质料多是用布、绫、〓(绸)、缎。只有少数富裕一些的戏班或官宦家中畜养的班子才会用锦缎、云缎等贵重衣料。而宫廷则不受经济因素影响,故除了上述的质料外,还用了缂丝、漳绒、云锦等丝织品。从清代的《清升平署志略》中,可以知道朝廷戏班服饰规模之大,服饰之美艳,是民间戏班无法比拟的。
戏服的质料主要是用缎或绸
亦有用尼龙纱等现代化产物。现将各质料之特色简略介绍:一、大缎,比较光滑,厚密的丝织品;二、绉缎,亦是光滑,但较轻的缎;三、绉,出自浙江、古时湖州丝绸的一种,故又名“湖绉”;四、绸,又作“〓”,一般丝织品的通称;五、缂丝,宋代开始的一种丝织品,织法繁复,而效果则似雕刻而成,故又名“刻丝”;六、真丝缎贝绉,与绉缎差不多,但不反光;七、尼龙纱,主要是用作钉珠片珠筒的轻纱。
至于刺绣方式,最主要的有比较清雅艳丽的“彩色绒线绣”,色彩光泽夺目的“平金绣”、“平银绣”,富丽堂煌的“圈金绒绣”和“金夹线绣”几种。金丝或银丝的货源早期是用土金土银,后来多用法国制品或意大利银丝制品,亦有部分是用日本出品的金银丝。
戏服颜色种类主要是分为三类:
一、正五色,又称上五色,包括红、黄、绿、白、黑。二、副五色,又称下五色,包括粉红、湖(蓝绿色)、蓝、紫、绛(红带紫)。三、杂色,包括秋香(啡黄)、白月(又名皎月,是淡蓝色)、古铜(金啡色)、灰、金和银。
戏服的颜色除了有衬托和美化的作用外,亦是暗示穿衣者的身份阶层等的分别。这种象征性是做戏的与看戏的都已有共识后而达致的传统。例如黄色代表尊贵、红色代表正直、黑色代表粗犷、白色代表庄重、绿色代表刚毅。
纹样主要有以下三类
纹样的作用,是与服装式样、颜色配合而达致塑造人物特性的效果。有些纹样是限制於某类人专用的,例如龙、补子等。而纹样主要有以下三类,现简单地概述之:一、龙、凤图案及官补子等都是继承古代的官制或宫廷服装的式样,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改动。例如官袍上的补子可以绣鹤,但绣其他雀鸟亦无不可,观众都会知道他是官,但没有人会注意或去考证补子中的雀鸟是否符合古代官制,正如状元不是一品官但都可能穿一件绣有仙鹤的红色官衣一样。但如果将官补子绣在袍下摆或两侧而不是绣在胸前及背后,则是不能被观众接受的。因为观众已接受了补子的形状、位置等基本形态,所以不能改变它的位置,更不能将它由正方变成三角、或其他形状。二、是一些民间相传、寓意吉祥的纹样,例如松柏、仙鹤、蝙蝠、花、鸟、流云、八宝、八吉祥等。这类纹样的限制则比较少。三、是由文字或一些几何图形构成的图案,例如寿字纹、佛字纹、虎字纹、水田纹、〓字流水、八卦图等。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