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粉彩方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规格:高14cm

出处:中国历代茶具

年代:清

类型

质地类型:瓷器

功用类型:茶具

栏目关键词:明清茶具

主题词或关键词:壶 粉彩

辅助分类项:茶具

粉彩由于其彩料中含有铅粉的成分而得名,它是在五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用的彩色比五彩丰富,最多的达到十几种以上,颜色浓淡谐调,具有纸面绘画般的艺术效果。

粉彩创始于康熙朝,而以雍正朝产品最为著名。雍正彩瓷中以粉彩为主流,它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从珐琅彩变化而来。因为粉彩利用了进口的金红,而且它的施彩方法及画风是外来的,所以与珐琅彩一样,也被称为洋彩。除胭脂红之外,还有洋黄、洋绿、洋白等颜色。粉彩的颜料十分丰富,有红、绿、蓝、黄、白五大色系。每一色系里又包括许多种,如绿色系里就有大绿、翡翠、苦绿、粉大绿、墨绿、石头绿、松绿、粉苦绿、淡水绿等。

粉彩的制作过程,一般是在素瓷胎上描绘轮廓后,先填一层玻璃白。五彩则不使用玻璃白。这种白色因为含有氧化砷,可引起乳浊作用,产生一种不透明的效果。第二步是把色料与油料调和在一起,在玻璃白上进行描绘后入窑烧造。粉彩的上色方法很有特色,充分借鉴了中国水墨画的技法,常用接色或渲染,将两种以上的不同颜色涂于同一部位,使之相互衔接,均匀过渡。其上色过程是:先按照图案的轮廓填上一层玻璃白,干了之后,再以色料进行渲染(五彩则靠线来描绘,用笔方式主要是平涂,无阴阳向背之分,缺乏立体感)。粉彩改平涂为渲染,使得色彩层次分明,水墨韵味十足,加之粉彩以铅粉作底,彩料中掺入了粉质,给人以温柔的感觉,因而又有软彩之称。雍正粉彩多数是在精细的白瓷上进行彩绘,因而更显淡雅清丽,有不少成为上层社会的日常生活用瓷,如盘、碗、杯、提梁壶、碟、瓶等。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