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里的秋思
2011-09-01 17:18:04 来源:重庆晚报 已浏览次
古人云:一叶而知秋。叶子,真的是秋的第一讯息吗?
立秋后,早早晚晚,天都凉了下来。古人云:一叶而知秋。叶子,真的是秋的第一讯息吗?走在路上,路两旁的梧桐叶随风簌簌飘落,我的心突然一紧:莫非真是“一声梧叶一声秋”?我想,秋的第一讯息应该是风,凉凉的风,让人莫名地忘记什么,又莫名地想起什么。伤感的诗人说,那不是风,是思念。
秋天,真是思念的季节。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里写道:“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光照射在庭院里,地上好似铺了一层霜雪,栖息在树上的鸦鹊入了梦乡,秋露打湿了庭中的桂花。那幽幽芳香就像思念的手把诗人的心牵引。明月当空,无数人在凝望,只是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家?好一个“落”字,表达的不仅是一份心思,还是一幅有质感的秋思画面。
诗人李白在《秋思》中写道:“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昨天好像还是春光明媚的艳阳天,可一转眼,已是寒秋了。碧树叶落,秋花凋谢,别说黄鹂的春歌变成了莎鸡哀怨的秋鸣了。日子就在这无穷无尽的等待与期盼中,悄无声息地逝去了。逝去的何止是日子?还有那回不来的青春岁月。瞧,李白的《秋思》,愣是把思妇对夫君的思念由盼望到失望,由希望到最后心如枯井的感伤描写得出神入化。
柳永的一首《甘草子》:“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在多情之秋暮,雨洒衰荷的声响,似颗颗珍珠跳跃乱溅。直到雨霁月升,池上已无鸳鸯,此情此景让站在池边的女子无不尽收眼底。可见,该女子是多么寂寞无聊,郁闷透顶。明明是女子在念“粉郎”,诗人却偏偏要写鹦鹉学“念”,更增添了几分凄凉。
最最让我喜欢又心疼的是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该词又是写“秋思”,将爱人间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相思之情写得淋漓尽致。这份秋思,只有用心、尽心爱过的人,才会懂得那份深情,才体会到那离别的无奈。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