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孜原始手工艺:新疆尉犁纺织工业的活化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手工艺协会的妇女围坐一起编制着帕拉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犁县阿克苏甫乡手工艺制作室现场。

记者在新疆尉犁县阿克苏甫乡看到,正值春耕播种刚刚结束之时,手工艺协会的妇女在制作室围坐一起编制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帕拉孜,谈笑风生。

在200平方米的手工艺协会制作室内,一幅幅做工精美、色彩艳丽、造型美观的各色独具少数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的绣枕、刺绣、民族绣花服饰、挂毯等手工艺品整齐地挂在墙壁四周地展架上。

维吾尔族的帕拉孜是一种用彩色羊毛线编织的手工织物,考古发现3000多年前这种织物已经出现,如今帕拉孜制作方式保持着最原始的手工艺,堪称纺织工业的活化石。

尉犁县一直致力于将这项古老的民族工艺推向世界,挖掘传承民间艺术,同时引导妇女转变了就业观念、提高技能、拓宽增收渠道,为手工艺协会的发展增添新亮点。2012年10月,100多名当地妇女编织的1160米长的巨幅帕拉孜,创下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阿克苏甫乡党委书记陈志成说,做出来的产品,主要满足本地市场,由县旅游公司统一收购,当作旅游纪念品销售或者赠送给客人。并与各商家、企业搭建合作平台,将部分手工艺品销往库尔勒、乌鲁木齐、吉尔吉斯斯坦等市场,受到客商的广泛欢迎,既让这些农村妇女增加了收入,还用这些手工艺品宣传了民族工艺。

责任编辑:Catherin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