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篓壶:历史悠久、极具寓意

在拍卖收藏市场上,有创意的紫砂壶往往受到收藏者的关注。最近,鸿运斋艺术主创黄栋华,从史料中发现,西汉至清代的1900多年,中国有10位皇帝为后人留下了咏竹诗,并以此创作了“天子咏竹”系列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据文献记载,中国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中心,也是竹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化形成了特有的竹文化。历代文人墨客、帝王将相以竹拟人,以竹抒发心中感受,而以竹咏诗就是中华文化百花苑中一朵瑰丽的奇葩。第一位写咏竹诗的皇帝是西汉的刘彻,他是在一次抗洪中,发现人们巧妙地把竹子编成竹篓,然后把大石块放进去抛入江中,“筑成”一座人工大坝,竟挡住了“吃人”的洪水。黄栋华的创意来自竹篓,所以壶身就是一竹篓,正面刻西汉皇帝刘彻的《瓠子歌》咏竹诗,共75字。竹篓壶整个壶身犹如一个刚编好的竹篓,把、盖、嘴均为竹节,而钮用碧玉制作,寓意青青竹子的绿色生命和环保,二是以此增加紫砂壶的艺术表现。

责任编辑:Catherin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