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趟素食之旅 洗尽心中尘埃

糖醋如意鱼

香菇粉丝汤

苦瓜熘百合

太极羹

长沙的素食馆大都注重环境与食材的协调。本版图片均为余志雄摄
3月20日是“世界无肉日”,包括国内部分航空公司在内的企业配餐变成纯素餐。3月23日是“地球一小时”活动开展的第七年,当天晚上,由湖南省环保社团联合会、绿色湖南环保基金共同主办的“美丽两型,你我同行”地球一小时湖南两型活动,在长沙橘子洲头长株潭“两型社会”展览馆举行,百余市民品尝了一场特殊的绿色自助晚宴——全场没有一个荤菜。据主办者之一、湖南环保社团联合会负责人介绍,今年“地球一小时”的活动主题之一就是提倡大家多吃素菜。既然这样,就让我们去长沙城里找家素餐馆,体验一下清寂的素餐吧。
布局,规模大店不多
在香港,数百家素餐馆日日顾客盈门;在宝岛,价廉物美的自助式素食店随处可见……不过,长沙的素餐业远没这样兴旺。业内人士估计,长沙城区内有些规模的专业素菜馆就10家左右。其实,去年清明节前,本报风味版就曾向读者推荐过长沙的素食地图。比较起来,一年来长沙的素餐馆有起有落,总量变化不大,不过也如潮水一样,有涨有落,旧的去了,新的又冒了出来。
从全国素食餐饮发展来看,依寺傍庙的素餐馆往往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势头最旺。如厦门南普陀寺的素餐馆,不预订是不可能找到餐位的;就是南岳,它的素斋也是有口皆碑。与之相比,长沙的素餐馆倒显得有些落寞。位于岳麓山上白鹤泉旁边的麓山寺素食馆,有人留恋的是那里的素面,爬山累了,坐在前坪的大树下,来碗素面才六元钱,就是最挑食的小朋友也很快就可以吞掉一碗。当然,要是想在那里吃“素食大餐”,最好预订,如是晚餐要尽量赶早,因为几位工作的居士要早早打烊休息。此外,开福寺、洗心禅寺等素餐馆,味道当然正统。而五一广场周边的深巷里有几家,如妙如莲素食文化会所,一般只有老顾客带路才好找;位于湘江世纪城的星悦台,则以高楼观景和菌类美味为佳。而白沙井旁边的龙钦莲境,属于新生代,尚在试营业阶段,下月才正式开张。不过,据熟悉行情的素食客们介绍,那里可能是目前长沙素食餐馆中规模最大的。
食材,绿色成为主调
与西方以水果为主料的素食不同,长沙的食素具有中式素食的“共性”:以时鲜为主,用植物油、蔬菜、豆制品、面筋、竹笋、菌类、藻类和干鲜果品等植物原料烹制,选料考究、品种繁多,风味也很独特。
别以为素食就是“清淡”的代名词。其实为了适应食客们的口味,每家素食馆也想方设法在口味上做文章,以期得到顾客青睐,毕竟餐馆是靠顾客生存的。如“卓玛莲味”,囊括了来自东南亚佐料的美食,来自欧美浪漫风情的格调,来自港澳台同胞共识的原材料,没有大鱼大肉却不无鲜香口味,没有稀世荤腥也不乏山珍海味。而即将正式接客的龙钦莲境素食馆,据说是几个从未涉足过素食行业的年轻人合资弄的。正因如此,所以他们做起事来也有股年轻人特有的闯劲——素食馆并不是对本土素斋的简单克隆和复制,他们推出的龙钦莲境湘味素食,希望为大众带来一种低碳、环保的养生理念。
“为什么说龙钦莲境的湘味素食很独特?因为她体现出一种尊重生命、尊重自然、正心修德的慈悲情怀。”自称“只读过高四”的年轻经理曾毅波说,店子以禅道之心虔诚地创造每一道美食:所有食材取其有机、生态、时鲜,如春蕨、夏瓜、秋莲、冬笋四时应季之本土果蔬。为凸显湖湘特色,采购人员更悉心寻取湖南四方特产:浏阳豆豉、攸县香干、炎陵香菇、湘潭湘莲、衡阳黄花菜、衡山无渣生姜、湘西枞菌、桃川香芋、溆浦山竹笋、安化山野菜、绥宁玉兰片、新宁香菇、蕨巴粉、峒菜,青树坪之淮山……此外,还不吝成本搜集东北、云南等地珍奇菌菇笋蕨,如猴子腿、榛蘑、灰树花、黑虎掌等,努力地增加食材的多样化。
菜式,千滋百味尽入口
虽说长沙的素食馆不多,老板们却也善于取长补短,所以菜式上比较接近。家常做法之“红煨油豆腐”、“虎皮双娇”,令人顿起思乡之情;有“川贝炖雪梨”、 “银耳枸杞汤”、“绿带虫草花”之药膳食疗调人之体质;亦有“金玉满堂”、“子非鱼”、“卷轴藏经”之高雅精致菜肴……土豆、豆腐细若发丝,瓜盅雕刻栩栩如生,色泽搭配清新雅丽。“醍醐灌顶(红油千层肉)” “清蒸无骨鱼”足可以假乱真,“静候采莲人”更现采菊东篱,悠然自得之风。每一道菜摆上来都是一道赏心悦目之艺术品。
都说众口难调,莲境之素食取开放包容之胸襟,取之天然,却并非一味的清淡。有“心淮山河”之香辣脆爽,“金镶玉”之脆嫩相宜,“洞庭渔歌”之浓滑鲜香,“上汤花生苗”之清新淡雅,“红酒醉樱桃”之香醇爽口,“过风萝卜干”之酸辣可口……千滋百味尽入口中。
环境,力求成修养静地
曾毅波把长沙的素食客分为三类:为了健康吃素的;为了信仰吃素的;出于好奇而吃素的。无论是哪一种,都会把追求美味环境的和谐统一作为择店的重要指标,所以长沙城区里的素食馆大都注重素食氛围的营造。
走入莲境,雅乐袅袅,原木风格,古色古香;有曲水回廊,兰草修竹,雅座之间布局精妙,尽得曲径通幽之妙。入座,有雅玩书画怡人性情;点菜,“剪不断”、“理还乱”雅名入耳诗意先来,“三思”、“非常道”、“苦海遗舟”禅意几许……菜未入口,心已沉醉,再来一壶禅茶,点一炷古朴的薰香,听梵音丝丝入耳,心中烦事顿消,静享浮生如茶、安之若素的欢喜,于舌尖上体味健康素食与儒释道各家中修身养性文化结合的美妙。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