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市场为何这么红 图

随着老刺绣作品在各大拍卖会上不断刷新拍卖价格纪录以及传统老工艺技术渐渐流失,收藏品市场上对于老刺绣的关注度也逐渐升温,呈现出“藏金不如藏绣”的趋势。近日,老刺绣的行情引发收藏业内人士的关注。
刺绣,又名“针绣”,俗称“绣花”。以绣针引彩线(丝、绒、线),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丝绸、布帛)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或文字,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工艺之一,古代称“黹”、“针黹”。后因刺绣多为妇女所做,故又名“女红”, 距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了。
刺绣集历史、文化、艺术、情趣为一体,正是由于它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老刺绣在收藏市场上价格也是一路走高。据了解,一件A4纸大小的苏绣藏品,上世纪90年代初价格大约为四五十元,而今天,价格涨到了千元左右。有些年代久、绣法精致的老刺绣作品卖出了更高的价格。如在2005年的春拍中,嘉德拍卖会上韩希孟的花鸟册页(八开)刺绣作品成交价为165万元人民币。
一些当代刺绣作品也“不甘落后”,如2005年中国嘉德[微博]举办的春拍上, 一幅2米×1.2米的刺绣作品“玉堂春色”拍卖价高达98万元;2007年,刺绣作品《蒙娜丽莎》在北京拍卖会上以1000万元的天价成交;一幅十字绣作品“琴棋书画”在2011年的昆明某拍卖会上被叫出了20万元的高价;2012年5月,在北京华辰春季拍卖会上,一件当代刺绣作品《百骏图》以166.75万元的价格被藏家拍下。刺绣的市场逐渐被人们认识和看好。
其实,刺绣以前只是一种“女红”,不显山露水。而近几年,刺绣一跃成为收藏市场中的黑马,让大家刮目相看,众网友也议论纷纷。
@zhongkui镇镇镇:老刺绣价格一路走高。董小宛精通琴棋书画,尤善女红刺绣,她的绣品深得董其昌赞誉,因其后为明末复社四公子之一冒辟疆的爱妾,所以人称“冒氏绣”。
@擎艺投资:老刺绣作品在各大拍卖会上不断刷新拍卖价格纪录以及传统老工艺技术渐渐流失,收藏品市场上对于老刺绣的关注度也逐渐升温,呈现出“藏金不如藏绣”的趋势。升值潜力大的老刺绣有四类:1、年代越久投资价值越高;2、种类差别决定收藏价值;3、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绣品潜力大;4、名媛名绣投资回报高。
@粟麦粒粒:逛着潘家园,看到苗家老刺绣,浓墨重彩的民俗风范,针脚细密。精挑细选了两幅,比起上海田子坊和东台路上的苗家店,感觉品相好。选完后,我看中了苗家大姐头上盘发的银簪,她说从她12岁时娘亲送她之后就一直戴着,舍不得卖,不过她还是取下让我欣赏,放在手心沉甸甸的,果然好物件。
@谢小壳: 在我的淘宝收藏夹里收藏着几家专门售卖老刺绣衣裙的店。店主大多如天外奇人,云游四海采纳收集,是传统服饰和古文化的执著者,痴迷于把每一件原创都制作成珍宝。加了心血自然价格不菲,基本都是四五位数。毕竟手工刺绣的独一无二性与机绣的可重复性直接决定了价格。
@劉航onion:蜡染刺绣。这是凯里龙场镇麻唐革家寨村支书自己出钱修建的少数民族工艺博物馆,展览的都是从村里收集来的老蜡染老刺绣,很多在外面已经难得一见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