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收藏的另一扇小门——民国家具

值得收藏的东西,必须达到三个基点:历史的、专项的和有价值的。

民国家具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有一套自己的审美体系。所以,民国家具已经具备了被收藏的时间条件、专项条件和价值条件。

民国家具是以清代家具为母,以西洋家具为父,杂交而生的“混血儿”,它改良了明清家具以床榻、几案、箱柜、椅凳为主要格局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引进了沙发、衣柜、梳妆台等品种,在艺术风格上为中西融会,改变了中国家具风格原本的走向。

从近年来的行情来看,民国家具的流通面正逐步扩大,且流通量逐步加大。这一方面说明了它的需求量在增加,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它具有保值和升值的空间。据北京潘家园一位专营老家具的人介绍,民国家具近年来涨幅最大。很多来北京工作的外国人和台港澳人,喜欢把办公室、住房布置得有中国特色,民国家具是他们的首选,并由此使他们对旧门窗和小摆件的兴趣也日益增强。

民国家具在古旧家具中,从数量上来说已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最需指出的一点是,现阶段的民国家具尚无仿作,因为现在民国家具的价格比仿作的价格还低,是不会有人愿意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国家具的伪作肯定会出现,所以现在收藏民国家具正当其时。民国家具的升值原因除以上所述外,还有一点就是民国家具所用的老红木现在已基本绝迹。据业内人士分析,能被称作“老红木”的,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它必是印度花梨木或泰国花梨木(即俗称的“印红”、“泰红”);其二,存料不低于30年,即树木砍伐后剖成木料,在自然状态下存放30年以上,这样的木料就不会再有伸缩开裂的现象了;其三,成器不低于40年。而民国家具刚好够上这三个条件。

民国家具作为社会转型、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适应时尚需求而起,它自身表现了极大的包容性,形成了独特的风貌,并对其后的家具产业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民国家具明晰地刻镂了那一时期人们的审美和时尚,至今散发着上世纪初叶的信息,对今天的崇尚欧美的心理找到了现实的源头,目前研究民国家具尚属于空白,许多人的目光都停留在研究明清家具上。现在,随着民国家具收藏热的兴起,收藏民国家具的人数在激增,研究一下民国家具也是为收藏者开启一扇小门吧!

责任编辑:WL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