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把脉”不能少了原居民的参与

申遗专家为鼓浪屿“把脉”,力争2016年冲击世界文化遗产,这是好消息。但是美中不足,为鼓浪屿申遗冲刺“把脉”,怎能少得了鼓浪屿原居民的参与?

建拆要听取原居民的意见。申遗必然牵涉拆除和建设,哪些该拆除,哪些该建设,这些都与原居民息息相关。某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某人申请维修自家房屋,迟迟没有结果,自行维修被判刑,社会反响很大。鼓浪屿在开发与维护上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吗?只有多多听取原居民意见,集思广益,才能得到原居民大力支持,顺利推进申遗。

限客要听取原居民的意见。鼓浪屿面积仅1.88平方公里、中外人口仅2万左右,可供游览的面积仅0.6平方公里,游客压力、人口素质下降、活态文化传承、管理体制、违章搭盖、占道经营、假导野导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原居民有最深刻的体会,不然他们不会节假日逃离鼓浪屿。鼓浪屿日接待量应限制多少人为宜,他们最有发言权。

服务要听取原居民的意见。游客登鼓浪屿,吃喝拉撒睡,少不了要原居民提供服务。比如鼓浪屿的家庭旅馆,不是用来满足住宿的,而是用来体验异国情调的。要这样规划家庭旅馆,以期与鼓浪屿特色相辅相成,就要得到原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才行。要想让鼓浪屿成为宜居之岛、文化之岛、旅游之岛的同时惠及岛民,就必须吸纳原居民的真知灼见。

申遗专家为鼓浪屿“把脉”,这是高瞻远瞩,申遗“把脉”不能少了原居民的参与,这是集思广益。只有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让鼓浪屿还原本真、提升价值,凝聚共识、强化合力,整治乱象、依法保护,从而让这个海上明珠永远光彩夺目。

责任编辑:WL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