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中看明代饮食文化
兰陵笑笑生写作《金瓶梅》的前后,正是中国饮食文化成长的壮盛期。跟着社会经济和传统文化的成长,中国饮食业在明末极为繁荣。多半会的酒店、茶室和点心铺鳞次栉比,北销南运的商贩人来客往,蜂攒蚁聚,形成了风味殊异、各具特色、流派迥异的饮食文化。上面提到的美馔好菜和面点杂食,是《金瓶梅》美食的冰山一角,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干鲜果品、美酒、香茶,这些奇特的饮食,让我们可以窥见明末富饶人家糊口的一斑。
鏊子旁边的那位连忙将饼摊好,摊匀,吃货,转眼间薄饼起了小泡,冒起了蒸汽,立刻用小竹片将烙馍翻个个,稍微烤一下,一张烙馍就做好了,将它搁在旁边的高粱排子上。擀杖如飞,雪白的面皮犹如上了发条,又匀又快地动弹着。鏊子前的那位快速翻饼,上下翻舞,很快,高粱排上堆成厚厚的一叠烙馍。
将猪肉切成薄片,用花刀打出斑纹来,和淀粉、蛋清、盐拌匀后腌渍一会。鸡汤烧开,把腌好的肉片用鸡汤汆熟即为核桃肉,捞出,羊角葱油锅爆熟,再放入核桃肉就可食用。
荷花饼(山东烙馍)。砖头支起鏊子,备好蒲草垫子、麦秸、案板。一人将和洽的面团在案板上揉筋道后,让它醒一会。另一人坐在了鏊子前,麦秸点成微火,慢慢将鏊子烤热。
先将鸽子用传统方法卤熟、晾凉,将鸽肉撕下用酥酪加上盐拌好,因为酥酪有些酸味,使得此菜很开胃。
面醒好后,将面团揉成粗细适当的长条,切成小面剂子,左手拿起一个面剂子,放在手边,右手攥纺锤状擀面杖,擀面杖向剂子上一推一擀,面剂子转三下,小饼样子就出来了。两手抓住擀面杖的两头,用手一推,小饼自动在案板上动弹起来了。变魔术般,一张雪白的薄饼坯子就出来了。就势用擀面杖将薄饼挑起,顺手撂在旁边的鏊子上。
羊角葱汆炒核桃肉。北方的冬天是漫长而严寒的,人们将大量的蔬菜储存起来。深秋时,人们就将大葱捆好,一排排码放在屋檐下,草帘盖上,整个冬天就可以食用了。但到了春天,总会有一些零散的老葱未吃完,生出的嫩芽弯如羊角,就是羊角葱。
在这期间,将大蒜捣成蒜泥,单独盛在小盘中。用大玻璃透明盘盛好切片的猪头肉,热腾腾猪头那浓郁的酱香伴着猪头肉特有的浓香立刻弥漫了整个屋子!
兰陵笑笑生在《金瓶梅》把视线集中于贩子群体,绘就一幅活跃的明末“清明上河图”。尤其是西门庆日常糊口场景的描述,对研究明代的饮食文化有着非凡的价值——
一根柴烧制红烧猪头。将猪头洗净血污,火筷子烧红,把猪头的口腔、耳朵、鼻孔都燎个遍后再洗净。猪头下开水锅汆一遍撤除血污。再找出两个锡做的盬子(即很深的、专门用来烧炖食物的大锅)。将猪头放在盬子里,插手清水、花椒、大料、羊角葱、黄酒,将水烧开,撇去浮沫,放入农家大酱,将另外的一个锡盬子紧紧地扣在炖猪头的锡盬子上,用锡箔纸封严。封好以后,只用一根长长的柴火放在小灶内,不消两个小时,油亮亮、香喷喷、又酥又烂的红烧猪头就可出锅了。
奶罐子酥烙拌鸽子雏。这道开胃凉菜,是李瓶儿带到西门府的。她出生于河北台甫府大户人家,常有草原游牧民族来台甫府做生意,把此菜带入。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