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古城 古牌坊街的惬意体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潮州,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古城,特别是那些牌坊,更是这座城市独特的标志。游览古城牌坊街,感受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

如果说,潮州的古民居残留着昔日"科举制度"的古风旧影,那潮州的"古牌坊"则是典型的代表,而太平路上的"牌坊街"更是集中体现。

牌坊,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标志性建筑小品,通常被解释为纪念性建筑。它的用途广泛,原来只是在坊门上书写街巷的坊名,后来国家为了表彰建功立业或当上高官显贵的人,树立牌坊。再后来,考取了科举功名,也可以再府第门前甚至村口路旁建造纪功坊,德政坊,功名坊,连佛教、道教瞪寺观也都纷纷树立弘道崇法的牌坊,还有宁死不屈的"贞女",殉夫而死的"烈女",孝顺父母的"孝子"……总之,牌坊是经皇帝旨意,作为宣传自己的工具,亦可说是"个人纪念碑"。

夏日的午后,阳光懒洋洋地洒落下来,而在牌坊街,两边的房子挡住了斜落的阳光,还原街道一片清凉的世界。我们一行十几个人,分坐几辆三轮车,浩浩荡荡的队伍,伴随着车夫清脆的"铃铛"声,缓缓悠悠地穿梭在古城的牌坊街。

深灰色石板铺就的街面,宽敞平坦,街道与牌坊的颜色,浑然一体,色泽协调,就连地面井盖也采用与石板相同的颜色,牌坊群整齐有序的分列在街道上。一条长不到两千米的街道,竟耸立有二十多座牌坊,规模如此庞大,设计如此之精致,令人赞叹不已。每座牌坊都有一段光辉的历史,或表彰科考状元,或赞扬忠孝节义,或歌颂功名。在游览的同时,让我们感受潮州文化名城的人文环境、了解深厚的历史风貌,赞叹建筑者的精堪技艺。

清风阵阵拂面来,笑声朗朗荡街坊。带有古城特色的浅篷三轮车,载着我们,随着车夫节奏分明的踩踏声,游弋在古城独特的街坊中。听车夫侃侃讲故事,更是一种轻松愉悦的享受。车子穿过状元坊、掠过柱史坊、钻过榜眼坊,一座座古朴庄重的牌坊,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我们面前缓缓展开,一个个生动传奇的故事在耳边萦绕。有传为美谈的"盛世元凯",有父子兄弟俱中进士的"科甲济美坊"……

潮州的古牌坊街,真正是"状元坊",大概是明朝时期开始建造而兴盛,后来遗留保存下来,最后经翻修而成的吧。太平路上的"牌坊街",每一个牌坊都有一个或数个坊主,他们是潮州人中的精英,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刻在坊上的文字,就是一篇篇历史的人物小传。这批英杰,从宋代的王大宝,到清代乾隆年间的郑大进,都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段,为国家、民族,作出不同程度的贡献,把他们的事迹连贯起来,可以这样说,就是一部镌刻在石头上的简明的潮州文化史。

这些古城的牌坊,结构坚固,造型独特。花岗岩石砌就的柱子雄伟壮观,柱子旁边的守护石狮栩栩如生,匾额上的题字苍劲有力,匾额两旁缕雕的´双龙戏珠´ 或´龙凤卷草´惟妙惟肖,翘角飞檐的匾顶,如展翅欲飞的凤凰……仰望这些牌坊,让人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敬意,同时又有一种豪气直冲云霄。

四柱三门的牌坊,横跨整个路面,鳞次栉比,气势非凡,各展雄姿,各具风采。而前辈们能立牌坊于此,更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要付出艰辛的代价。"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以前这里的家家户户,年年月月,总是读书不辍,到处是书声朗朗啊……"车夫生动有趣的讲解,语气中带着一种自豪,一种得意,让我们每个人流连在牌坊的美景中,陶醉在感人的故事里。

行走其间,我们似乎穿越时空,回到从前,昔日繁华重新。耳边似乎听到那些学子朗朗的读书声,看到那些莘莘学子十年寒窗的隐忍,金榜题名时的得意。是啊,"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没有付出怎么会有收获。想想一个穷家子弟,经过不懈努力,刻苦攻读,取得功名,为家族添光增彩,立牌坊于史册中,那是一件多么光宗耀祖的事情!

责任编辑:WL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