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与建筑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家具的造型取之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火木架结构,建筑的梁与柱体现在家具的腿与枨上,其形态、功能都是相同的。

(二)家具的卯榫与建筑的卯榫不仅原理一致,就是具体做法、名称基本上也是一致的,可以说是同出一辙。

(三)家具的腿子所采用的“侧脚”与“收分”的做法,也是建筑上的操作原则,那百分之一的微微倾斜可以说是建筑的法规。在巨大的建筑物前,我们也许看不清那百分之一的微微倾斜,但是家具中的微微侧脚和上细下粗的微微收分,让我们一目了然。

(四)家具上的各种装饰牙子来源于建筑的替术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家具的牙子大大地丰富了母体的原有形式,家具上那些千姿百态的、用途广泛的花牙子,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家具的特征之一了。

(五)家具的各种围子和棂格与建筑中的各种棂格,至今难以断定哪个为源,哪个为流,我们最早所见战圜时期的人床上,已经使用了方格形的床围。当然,在以后的发展中,建筑上的各种门窗棂格已经变化得极为丰富和精彩了。尤其是明清时期,建筑门窗的棂格图案非常丰富,非常精彩。其中常见的山字纹、云纹、冰裂纹、卐字纹等,在家具上不仅常见,而且两者名称都是一致的。

(六)家具的束腰来源于佛教的须弥座,然而家具的这,一借鉴和吸收并未停止在模仿上,聪明的木作工匠们,取须弥座的中部,创造出新的家具形式——箱形结构,这种箱形结构用于坐具和卧具,自晋以后频频出现,成为流行的家具式样。

家具工匠们又取须弥座的束腰形式,进而创造出一个新颖的、多彩的束腰家具家族。

家具与建筑的关系,真可谓密切、悠久,历史渊远。干百年来,家具与建筑互相依赖、互相借鉴、互相吸收、互相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化。

责任编辑:L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