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慈城的古色古香(图)

慈城是杭州湾跨海大桥进入宁波市区的第一站。上个周末,我和几个朋友驾车从跨海大桥穿行而过,进入第一个休息区。休息区的建筑风格古色古香,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一般,从时尚都市来到古朴风雅的江南古城。
走进慈城,景区内有牛皮纸地图,在地图上的慈城呈现井字形棋盘格局,与一般江南水乡的曲折婉约相比显得工整大气。据说慈城始建于周元王三年,从唐开元年开始至1954年的1200多年间一直是慈溪县治,现在所保留建筑多数是明清时期的风格,而整座城是“一街一河双棋盘”,形成龟壳状,是江南最具唐代街区风貌的千年古城。
经过千年历史沉淀的慈城,留存了众多历史遗迹,在约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拥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家,其中以古县衙、孔庙、校士馆、冯俞宅、甲第世家、符卿第等古建筑为标志,还有宦官宅第、祠堂牌坊、学宫书院和粉墙绮窗等文物古迹。
漫步慈城,从孔庙、县衙,到官宦宅第,穿梭于寺、庙、观、坛、殿、堂这些明清建筑间,感受历史的回音。金家井巷的明代甲第世家、福家门头、布政坊,从西到东连成一片;状元第、探花第、进士第、太守第、尚书第林立路边;明清代建筑的大耐堂、世恩坊、桂花厅、俞宅、冯宅、应宅等,雕梁画栋,一派古风。跟当地人聊慈城的文化历史,发现小小慈城2平方公里内的古城内竟然有古藏书楼70余座,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现存“冯宅”中的“抱珠楼”。“抱珠楼”依抱珠山而建,占地近千平方米,是典型的明式建筑,由三进两层的木结构楼房组成,虽历经近两百年风雨,但建筑基本保存完好,其藏书量达数万卷,据说现藏南京图书馆的《溪上遗闻集录》、《别录》道光年刻本的影印件,扉页上标有“抱珠楼藏版”字样。这样一座小城,拥有如此多民间藏书楼,在国内古城古镇中极为罕见。
游慈城,校士馆是必到之所,民间称其为“考棚”,为封建科举制童试之地。校士馆曾经是古慈溪的骄傲,因为此地是慈城历史上人才辈出的生发之地,慈城的才俊正是从这里开始迈出仕途前程的第一步,仔细算来历史上由这里出发的状元有5人、驸马有3人、进士519人,举人1000余人,而宰相级人物达5人,尚书级人物达10人,学者高官更是不计其数,所以慈城又有“鼎甲相望、进士辈出、举人比肩、秀才盈城”之誉。
从这座小城走出去的药商也是名声显赫、影响延至今日,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上海冯存仁堂、童涵春堂等数十家赫赫有名的百年老药店,都是慈城人创办或经营的。另外,一代学者冯君木,书法家梅调鼎、钱罕,中国近代物理先驱者何育杰,京剧大师周信芳,文化名人冯骥才及中国遗传学之父谈家桢等,都是从小小慈城走出去的。
慈城城内面积很小,步行参观最为合适。饱了眼福饱口福,我们晚餐在小北门附近的年糕坊吃了特色年糕餐,翌日又慕名去了当地最著名的走马楼饭馆。这家餐厅原为慈城著名金融家葛申木的故居,“葛家家宴,远近闻名”。如今走马楼饭庄保留了原来古建筑的屋宇柱梁,菜式以“土菜精做”为特色,土酱盐卤豆腐、酒糟核桃羹、笃辣慈湖螺等,令人一品难忘。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