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精品粮票具升值潜力

 

各式各样的粮票如今也成为投资者追捧的对象。 吴伟忠 供图-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各式各样的粮票如今也成为投资者追捧的对象。

粮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一种购粮凭证。新中国粮票诞生于1955年8月25日,一直沿用至1993才正式宣布“退休”,其间长达38年。随后,方寸粮票进入收藏市场,很快成为广受追捧的收藏佳品。

2009年4月,在武汉收藏品市场举行的第五届票证交流大会竞卖会上,有几百张珍贵粮票亮相,其中不少拍品是市面上较少见的稀有品种,如:1952年西南区5斤大米票、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250斤粮票、民国36年第三办事处战地14斤兑米券等。拍品中价值最高的是1950年西南区马料票10斤、200斤、500斤票样三枚,现市场价早已超过万元,那次竞卖会起拍价就高达9500元。

近年来,收藏市场上行情较为看好的主要是那些发行年代较早(新中国成立前后发行)、存世量较少的粮票。如:西北区粮食局预购提粮证(1954年版,面额50斤),据说国内存世量仅数十枚,现每枚市场价约1000余元;山西省原太岳区军发行的兑米票(1948年版,面额为12两),现市场价约700元左右。据报载,广东东江纵队江北支队流通谷票(1944年竖版,票面中部有黑白毛泽东头像),在2006年曾以一万元的天价,被广东粮票收藏家蔡润基购藏,创下了近年来国内粮票单枚成交价格最高纪录。全国通用粮票也是人们收藏的一个重点。目前,全国粮票交易行情较为活跃,如:1955年版全套共5枚,面额分别为4两、半斤、1斤、3斤、5斤,市价参考价每套为50元左右。还有1978年和1982年未流通使用的两套全国粮票也很受市场青睐。其中,1978年版全套5枚,面额分别为半斤、1斤、3斤、5斤、10斤,市场参考价每套约200多元;1982年版全套2枚,面额分别为3斤、5斤,市场参考价每套约100余元。

与全国粮票相比,省级粮票在收藏界以品种多、搜集难而著称。尤其是早期省级粮票在藏市备受追捧,价格持续攀升,一些珍贵的稀罕品种更是有价无市,供不应求。在2006年,山西省1955年版30斤面额粮票单价为150元,至2011年,即使出350元也难买到;1966年版山东省5斤面额粮票前些年单价为400元,现在800元甚至上千元也难以觅到,显现出早期精品粮票很好的升值潜力。

责任编辑:WL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