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古墨收藏价值连年升温
墨锭属于文房四宝之一,近年来,随着收藏门类的增多,曾是文人墨客必备品的墨锭,也被不少藏家关注,尤其是稀少的明、清老墨,收藏价值正连年升温。
名家创作注重用墨
“唐宋墨绝世,明代墨珍罕。”这是古墨收藏圈子里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历来书画艺术大师对墨锭的要求都很高,如国画大师黄宾虹对墨更是达到近乎苛刻的地步。据 了解,因民国时期墨质不佳,黄宾虹不得不请其父亲开制墨坊制墨。而国画大师李可染也曾苦于佳墨难得,而用自己的作品与人交换清早中期的残墨来使用。
“墨对艺术家来说是一种材料语言,好墨创作出来的作品和墨汁就是有很大的区别。”青年画家刘永亮告诉记者,好墨坏墨的区别,随着年代推移就会显现。现在我们看 古画,即使历经数百年,哪怕纸张已经开裂,但墨依旧不褪色。而现代的墨,只有短短几十年,却往往因为用墨不佳影响了品相。
古墨行情加快向上
古墨收藏盛行于明代,一直为历代文人所推崇,到晚清民国达到极致。当代藏墨则主要集中在上世纪70至90年代,但从1997年开始走下坡路,一直到2007 年后,古墨收藏开始反弹。如2005年左右,中国嘉德拍卖的康熙年间墨锭,多以4000元左右价格成交,而现在,这种康熙墨动辄上万元,甚至数万元。
因近两年文房类藏品受热捧,也带动了古墨锭行情加快向上。南昌古墨藏家张先生告诉记者,当然如果只是纯粹追求投资收益,这些年古墨的回报率肯定不如瓷器、玉 器、书画,但古墨收藏有文房气,且使用老墨的书画家越来越多,他们懂古墨,知道什么是好墨色,对墨有更高的追求。因此,古墨行情一直上扬。另外,制墨过程 的取烟、合料等环节环境恶劣,一般年轻人是不愿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加上原料熊胆、麝香、沉香等的稀缺,也制约了今天墨业的发展,符合传统工艺的佳墨产量有 限,这都导致好墨锭价格不断的上涨。
古墨的鉴定与保养
古墨的鉴定首先要看墨品,包括制墨的时间、墨名、墨类、墨色、墨的形态、大小、轻重等。墨的光泽泛紫色则是优质墨。看墨的表面有否损伤、断裂。“冰纹”与“墨霜”均是墨品曾受潮的现象。如表面暗淡、老重,证明是一锭古墨。
其次是闻墨品。古墨由于含有多种中药材,藏家一闻即有一股馨香扑鼻而来,这就是中药味产生的香味。后代所制墨品常有一种怪味。大多是用冰片掺之,味浓烈含凉,人闻后有刺鼻之感。而古墨的香味,淡雅沉朴,很是舒畅,人久闻而不厌。
然后是比墨品。古墨老旧、厚重,图案字迹清晰、规矩,香气沉朴。而仿制墨(即后代制墨)由于质差工少,与古墨又天壤之别,一比就一目了然。
由于墨品存世时间较长,收藏古墨首先要注意温度和湿度,不宜放在干燥或过于潮湿的地方。其次,古墨易破易碎,不能压碰。一般都要做锦盒,用宣纸包装入盒存放。另外,古墨要放置在避光、背阴的地方,避免透风,也不能放在高处,以防跌落损坏。
责任编辑:WL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