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试试炖雪梨 老底子的南宋风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眼下这个时候,很多人觉得皮肤干干的,有些还会喉咙不舒服,甚至干咳,这些都是因为秋燥。《中医辞海》记载:“入秋以后,湿气去而燥气来,初秋高热则燥而热,深秋即凉则燥而凉。”

前几天,在吴山上的城隍阁吃饭,大厨推荐了一道“细品的滋味”,说最适合秋燥的时候吃。端上来一看,其实是炖雪梨,梨中间掏空了,放了满满一肚子的透明桃浆。

城隍阁茶楼大厨丁贵富说,一盅炖雪梨里,加了清凉去火的桃
浆、活血补气的藏红花,自己在家也可以做,不过稍微麻烦一些。

先说原料,雪梨、桃浆、藏红花、白兰地酒。雪梨要挑果皮细腻的;桃浆在菜场里都有卖,一小包泡在水里就能发很多出来;藏红花在中药店里都有卖,只要一小撮就行。

雪梨洗好、去皮,切掉尖头的“小盖子”,再用勺子挖掉梨核。记住核一定要挖掉,不然影响味道,也不好看。然后选个不锈钢的锅,摆好梨,倒上矿泉水,放一小撮藏红花,洒一些白兰地酒,等大火烧开后,改小火慢慢炖上两个小时。

炖梨的时候,你正好可以准备桃浆。提前把桃浆泡好,放几块冰糖隔水蒸上一个小时,等到吃起来甜甜、糯糯的,就可以出锅了。梨炖好以后,洒一点儿白兰地酒,然后盛到碗里,把桃浆倒进雪梨“肚子”里,浇满汤汁,就可以吃了。

为什么要放藏红花和白兰地酒一土一洋的两种佐料?丁贵富说,这是他钻研了几个月,刚刚研究出来的南宋风味菜。

南宋菜,以蒸、煮为主,吃着清淡。可南宋菜到底是什么模样,时代这么久远,现在的厨师都说不上来。丁贵富翻了很多古书,又查了不少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改良。现在的菜,不是正宗的南宋菜,而是南宋风味菜,它有南宋菜的精华,也更适合现代人的口味。

比如这一道炖雪梨,古时南宋菜用的是藏红花、桃浆。之所以用藏红花,除了功效好,也看中了它的颜色。用藏红花炖出来,汤汁橙黄色,很好看。而加白兰地酒,则是丁贵富的改良,只要一点点,吃着味道就更香甜。

丁贵富还有两道南宋风味菜,“龙井茶鱼面”和“城隍杭味儿”,有兴趣的话,你也可以去城隍阁尝尝看。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