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俗学者收藏200多件民国旗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每件旗袍上面,折射出的是大都市老南京的时尚,同时也是一个个女性生活品位的体现。”刚刚落幕的“民国月份牌展”吸引了许多市民前去观看,一百多幅招贴画的拥有者——南京民俗学者高建忠日前透露,他还收有200多件原汁原味的民国旗袍,而收藏老旗袍的过程,比收招贴画和老照片更要费劲。

这些旗袍——

千变万化看当年时尚

高建忠家里两个小房间堆满了民国招贴画和一箱箱的旗袍,几乎无立足之地。他拿来一件男童马褂和一身女童旗袍介绍说,“马褂是蓝色库缎,女童旗袍是印花绸夹棉。”这是他十分珍爱的两件小袍,200多件旗袍收藏里,小童袍装就这两件。“过去是没有童装的,大人小孩同袍。真正的童装到上个世纪40年代末才出现。”

要窥见民国旗袍的风貌,还得打开他收的八九个大衣服箱。高建忠拿出他最珍爱的一箱,约莫30件旗袍。这些旗袍材质各异,有流行一时的南京土布、阴丹士林、印花绸缎,也有珍贵的香云纱、罗纱、欧根纱,式样也很齐全,有花边旗袍,四扣领旗袍、双面绣旗袍等等。200多件旗袍记录了那个年代时尚变迁的痕迹。民国年代,女子旗袍风行数十年,领、袖、边、长屡随时尚修改,高建忠介绍,这些细节也成为明星和淑媛展昭品位的方式。当时旧上海电影明星顾君梅喜欢穿大衩旗袍,常着开衩过膝的旗袍进出,让老派人士大跌眼镜。上海名媛陈玉梅、陈绮霞姐妹则喜欢穿长款“扫地旗袍”,领了一时风骚。

高建忠的旗袍里,多件花边旗袍很显眼。“这显示当时的时髦女子在旗袍装饰上很会动脑筋。”1931年,时尚界出现“旗袍花边运动”,在旗袍周围加花边装饰,所施者都为上流名媛千金或歌星,风靡一时。

他的收藏——

曾被嘲笑“专收死人衣”

高建忠是南京市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原来他只收藏民国月份牌,月份牌上清一色的旗袍美女,引起了他的好奇,从而萌发了收藏旗袍的念头。收藏旗袍不是一件简单事。一件完好的旗袍,应该是无污损,纽扣等无缺失,镶滚盘绣嵌工艺皆精致上品。由于纺织品服饰穿戴时本身就有磨损,收藏时难免有纱线脱落,颜色颓败,饰品散落等问题,所以要找一件完美无缺的旧旗袍相当不易。他手头有两件名品出自清末名臣翁同龢家中,透明纱,白色双面绣,可称精品。

“中国人有‘人死不留衣’的习惯,老人去世后,生前穿过的衣服往往烧掉。”这给高建忠收藏旗袍带来很大困难。有一次,高建忠听说一位刚过世的老人年轻时是风华绝代的名媛,存下了许多华美的旗袍,就立刻赶去,费尽力气说服老人的子女,收购了老人生前穿过的多件旗袍。

30年来,高建忠动用几乎所有积蓄,不换房不买车,儿子孝敬的钱也全被他拿去买旗袍。他刚收藏时朋友、家人不解,连老伴都说他“专收死人衣”。不过近年,老旗袍身价倍增,他收藏的旗袍越来越受重视,被中国服装学院、各地展馆借去展出、研究。“女性是美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女性对美的追求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的时尚。”高建忠希望他的民国旗袍展不日能在南京展出,可让更多对此感兴趣的本地市民一饱眼福。

一件件旗袍,一个个故事

土布旗袍南京货

高建忠收有一件“土布旗袍”:蓝色条纹,很细的土布,外观素雅,里衬是最好的纱布,腰扣是外国进口的拉链。他把这件带到外地展出,引起学者兴趣。一是小土布大做工,显示当年裁缝手艺高,二是他们见到了“爱玲”土布旗袍。南京土布现在鲜为人知,但它早在清末就名扬四海。当时,洋布打进来,南京土布却大量出口。英国博物馆中都收有“南京土布”,民国才女张爱玲对南京土布尤其情有独钟。她在作品中提到,上个世纪40年代她在香港买了段南京土布,带到上海请裁缝做一件旗袍,给她弟弟看。她弟弟说“姐姐穿土布旗袍是最好看的了”。

文明新装天鹅绒一枝花

几年前高建忠在南京夫子庙古玩市场收购了一件女装,十分珍贵,名叫天鹅绒“一枝花”。天鹅绒和南京云锦齐名,生产于孝陵卫地区和卫岗,又称“卫绒”。这件衣服品质很好,深蓝色,高元宝领,是民初文明新装女式长袄衫。雕花绒是著名的“一枝花”——女性穿在身上,好比一个大青花瓶,满身一枝大花,这种衣服只有富足人家才穿得起。雕花天鹅绒面料做的衣裳在当时南京极富特色,听说工艺太复杂,复制出来又太贵,鲜有人买。

专为宋美龄做旗袍的南京小裁缝

众所周知,宋美龄爱穿旗袍,一件又只穿一两次便打发了收着。抗战前,社会活动日益增加,衣着讲究的宋美龄便有了位专门做旗袍的裁缝,名叫张瑞香。他原来是南京新华门附近小巷里的裁缝店手艺人,忠厚老实。宋美龄发现他做的旗袍精致、合体,便把他召进了官邸,专门为自己裁剪缝制旗袍。1943年宋美龄去美访问,张瑞香也跟随飞赴。宋美龄去台湾后,张瑞香还是在其官邸服务。1991年宋美龄迁居美国,据传乘船时载了99箱衣物,约有50箱是旗袍,其中不少便是张瑞香所做。

责任编辑:倪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