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款廣州申遺小吃逐一看

日前,《沙河粉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引起了廣泛關注。不久前,廣州市飲食行業商會召開新聞發布會,艇仔粥、布拉腸粉、姜撞奶、叉燒包、雲吞面、蘿卜牛雜等10種廣州名小吃將申遺。

游客不識廣州名小吃

廣州市飲食行業商會會長區又生表示,廣州並不缺乏美食,只是缺乏宣傳和包裝,令國內外游客來到廣州也不知什麼是廣州的名小吃。

廣州市經貿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名小吃申遺,有利于保護傳統小吃的制作工藝,有助小吃行業規范化發展和產業化發展,也有助于挖掘城市的文化內涵和底蘊,“借亞運為契機,把廣式小吃向海內外推廣,讓世人感受廣式小吃的魅力。”

“今年內將會為荔枝灣艇仔粥、布拉腸粉、泮塘馬蹄糕等品種提交申遺申請表。廣州將力爭在五年內10種名小吃的制作技藝能被認定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區又生表示。

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中山大學民俗研究中心主任葉春生教授指出,蓮蓉餅食制作技藝和雞仔餅制作技藝已成功入選廣州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沙河粉、荔枝灣艇仔粥、布拉腸粉、泮塘馬蹄糕等小吃品種,都有悠久歷史,依托于傳承人而存在,以技藝為表現手段,並以身口相傳作為文化鏈而得以延續,是“活”的文化及其傳統中最脆弱的部分。這些因素都符合申遺的要求,有實力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評審。

市民力挺小吃申遺

說起廣州的小吃,很多市民都很有感情。“從小吃這個長大,一有外地客人來,一定會帶他去品嘗各種小吃,覺得廣州的小吃品種物美價廉,很自豪,如果能申遺成功,對名小吃的傳承和推廣很有幫助。”市民胡太太告訴記者。市民陳小姐則表示,小吃就更是一個城市的代表作,希望申遺能對廣州的名小吃有所提升。

责任编辑:倪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