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景德成功复建千年前宋代龙窑 总长31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9月7日,记者从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区管理处获悉,总长约31米的宋代龙窑复建工程目前已基本完工。据陶瓷专家介绍,宋代龙窑是有着重要历史地位的一种窑炉,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据介绍,龙窑是一种半连续式陶瓷烧成窑,依一定坡度建筑而成,以斜卧似龙得名。

宋代龙窑烧制出的“青白瓷”白里透青,有“假玉”之称,是制瓷史上的一次创新。龙窑的昌盛致使景德镇(时称昌南,即china的来源)在北宋景德年间(公元1004年至1007年)一跃成为世界制瓷中心,宋真宗因此赐名昌南镇为“景德镇”。

国家文博研究员、景德镇历代瓷窑复烧专家团团长周荣林7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为重建龙窑,再现宋代青白瓷制作工艺,景德镇组织了20余人的龙窑复烧专家顾问团,对浮梁县瑶里龙窑遗址和景德镇丽阳乡龙窑遗址进行考察,掌握第一手数据材料,结合历代历史文献,绘制出窑炉图纸。

“此次复建成功后的龙窑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长约31米,窑炉平均坡度14度。窑身一侧设有两个窑门,两侧上部设有24对直径0.2m的投柴孔。”据周荣林介绍,龙窑具有升温快、降温快的特点,可以维持烧造青瓷的还原焰,因此又有“青瓷摇篮”一说。

据了解,复建后的宋代龙窑将于本月23日首次试烧。10月18日,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期间宋代龙窑将正式点火复烧。

责任编辑:倪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