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食鱼翅是浪费?保护鲨鱼 谁在行动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一个“鲨鱼可持续利用会议”上,主办方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认为中国传统鱼翅消费文化受到了国际社会不公正的评价,给广大消费者造成了误解,使中国渔业的国际形象受到损害。若拒食鱼翅将是一种极大的浪费。(2012年8月16日《广州日报》)

鱼翅是不是饮食文化传统?吃鱼翅的人主要是亚裔华裔,而鱼翅一直都被视为名贵食材,从这一点上讲,鱼翅作为饮食文化传统,毫无问题。

那么,鱼翅究竟是不是该被抛弃呢?笔者认为,任何传统饮食是否应该被抛弃,并不取决于它是否有营养,如果那样,中国的月饼早该当“糟粕”被抛弃了。残忍也只是反对者找出的虚伪借口,因为鲨鱼捕捞在肉类加工行业里根本排不上残忍。水产商们也通过分析鲨鱼价值指出割鳍弃鲨并不存在,如果反对者认为割鳍弃鲨是普遍现象,就需要拿出证据。归根结底,一个文化传统是否应该被抛弃,主要看其是否违背道德、正义和环保这些硬性因素。

例如,笔者也一直反对西方人吃鹅肝、吃鱼子酱(真正的高档鱼子酱只能活取自三种稀少的鱼类)。但是,法国人最终证明肿大的鹅肝是“鹅变异的结果”,并非让正常的鹅得脂肪肝,然后总统先生出面支持了这个法国“文化传统”,笔者也只能接收这个说法。至于鱼子酱,到现在也没人管,大佬们仍然该吃就吃。

关于鲨鱼捕捞的数字问题,是支持食翅的水产协会一方与反对食翅的各环保组织之间争论的一个焦点。NGO只说每年有7300万条鲨鱼(顺便问一句,说7300万每年都说十好几年了,究竟有多少条鲨鱼啊?)因为鱼翅汤而丧身所以鲨鱼面临濒危,而支持方屡次发问NGO让其解释7300万的由来,NGO从未正面回应。笔者也研究了一下,这个数据是通过在香港市场的一些样本调研得出的。当初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新加坡发布的报告里,这个数字是一个很不确定的区间值,从2600万到7300万,也就是说WWF和研究者自己并不敢对数字有一个准确判断,甚至相当不准确。最近,NGO将这个数字增加到每小时11000条鲨鱼被捕杀,相当于每年1亿条!水产协会的支持者香港海产进出口商会则一再强调FAO的数据,也就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是靠全球成员国汇报统计数字汇总得出结论的,虽然未必完全,但是样本数却大很多。海产商会声称,FAO的数字远远低于NGO公布的数字。但是,笔者并未从FAO的网站上查到相关数据,期待海产商会能拿出FAO的报告证明这一点。总之,究竟鲨鱼真实的生存状况是什么,谁能给出权威的证据和说法?

其实,现在鱼翅战的焦点根本就不是文化,甚至不是濒危和环保。鱼翅的本质是两个社会阶层的角力,而从人数上讲,其中一个占有绝对优势。鱼翅本不属于老百姓的日常消费,那么也就说吃鱼翅的人都是有钱人或者有权人。因此,不吃鱼翅的人准备联合起来,让那些人也不能吃鱼翅。但是,这就算真正的胜利吗?

单从禁翅来保护鲨鱼,现在看来,是有些牵强。我们是否要淘汰自明代延续至今的鱼翅文化?保护鲨鱼不是拍拍广告喊喊口号,我们需要看得见的事实,需要说得过去的理由,需要强有力的措施来保护鲨鱼。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