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繁华:细数江城豪宅进化史
纵观古今中西,绝大多数成功人士必定是以豪宅为首选居所,作为高端品质生活的象征,豪宅无疑已是彰显“富人”身份与地位的不二标签。傲然崛起的大国的核心腹地——武汉,这座曾经的“东方芝加哥”正被高速发展的经济唤醒,江城富豪阶层伴随而生,城市新生豪宅也随着他们的居住需求不断刷新高标准。
住在豪宅既是身份的卓显,更是表征着对人生和生活的至高品位。进可享都市繁华,退可守纯粹安宁,豪宅是一种生活状态,将成功转换为生活的享受。随着豪宅逐渐成为城市塔尖人群对居所的终极追求,其建筑发展脉络也在随着人们的观念和城市的进程而发展,从早期的公馆(繁华中心低层高端住宅),到中期的别墅(郊外低层高端住宅),再到如今的新一代公馆(繁华中心大平层豪宅)。
历史上江城的显赫豪宅们
早在100年前历史上的武汉中心区,在城市最骄人的位置,就有很多官商政要居住的豪华大宅,被称之为“公馆”。在每个人都知道并且向往的地方,过着常人无法窥及的生活,上演着个人与家族的传奇。
熟悉武汉的人可能知道,在武汉赫赫有名的中山公园曾是一所私家花园。始建于1914年的中山公园,名曰“西园”。解放公园(小区网 论坛)在解放前同样为私人拥有,是武汉三镇中著名的私家园林。在武昌,东湖畔、沙湖边同样遍布庄园庭院。颇具文艺气息的武昌胭脂路寸园,是时任尚书张月卿告老还乡后於清同治七年(1868年)兴建,被视为武昌城中心历史大宅的代表作。
首义路的武昌鄂园乃张之洞为了安排来鄂协办新军新学的外国教习们居住而兴建的花园别墅,园内拥有多栋住房和桥亭景物,是清代园林幸存至今的唯一建筑。位于汉口洞庭街51号的詹天佑故居,是原汉口俄租界俄哈路9号。坡状红瓦顶西式二层楼房,坐西北朝东南,楼房占地面积280平方米,连同前后院共约780平方米,(当时)门前搭有花架。正面大门朝街,前有庭后有院,楼房门前以庭院和院墙与街道相隔,一个闹中取静的典型的独立式庭院住宅。
武昌鄂园
近现代江城豪宅的兴与衰
即使历史车轮驶进民国年间,这种情况同样没有改变。著名的汉口江滩更是国内外高端住宅的聚集地,分布着建于1902年具有法国巴洛克风格的东方汇理汉口分行、1910年俄国巴公兄弟在汉口修建的俄式建筑“巴公房子”以及宋庆龄汉口旧居。整个汉口江滩被各式风格的高端住宅所包围,从现在看来,从江汉关到市政府办公楼,数十幢风格各异的百年老建筑连绵排列开来,每一座建筑的形成,都会固化一段不可改变的历史,而建筑和建筑之间则构筑了一个城市空间,把过去和现在全都纳入其中,同时也暗暗昭示着未来。
而位于老武昌的东北角,有一处百年街区,它地处城墙内的花园山北麓与螃蟹岬(亦名城山)南麓之间,随两山并行呈东西走向,名叫昙华林。这条普普通通的街区,仅有一千二百米,居然集中了几十处近百年的老建筑物:教堂、医院、学校、名居、花园、领事馆等等,它的沧桑历史可以称作是一部“活”的近代豪宅史书。昙华林以古旧建筑居多,大多是建于1860稍后的西洋风格的别墅,也有很多近现代名人故居,如瑞典领事馆、石瑛故居、钱基博(钱钟书之父)老宅、詹天佑故居、文华书院以及多座天主堂、圣诞堂等。令人惊喜的是,昙华林几经拆迁,却在多位有时之士的呼吁下,以最小的破坏,基本上保留了原址原貌。当人们走行于这些西洋别墅、青瓦小园、麻石幽径之中,品味着一种饱浸着悠远历史气息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古韵,浮躁的心情自然平息下来。
武昌昙华林
现代城市豪宅进化史
而如今,随着改革开放与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密度越来越大,城市中心的可用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因为对空间和景观的需求,住宅向郊外发展成为了一种趋势,于是,高端住宅开始了自己的创新之路,逐渐的别墅成了这个阶段的高端住宅的代表。其实别墅对于很多中国人而言,是一个舶来品,事实也是这样,一开始的别墅就是国外别墅的再版,一种对国外生活方式与习惯的移植。在高端住宅市场发展的初期,不少人将豪宅这一概念固化为“郊区别墅”。
“地段!地段!还是地段!”是李嘉诚强调的买房的黄金定律。这貌似OUT的警“市”恒言,依然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是,对于别墅而言,这一定律应该被改写成“环境!环境!还是环境”。当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开始转向对精神的追求,回归自然、依山傍水,静观晨曦暮影,闲看四季轮回。这样与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生活,是现代都会中难以捕捉的奢侈品。
而由此产生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城市塔尖人群的交通和时间成本十分珍贵,忙碌的一天结束后再驱车几个钟头才能回家、因为堵车而误机、开会迟到、无法满足便捷的消费需求等等成为让人头痛的问题,于城市中心的高端居所又回到塔尖人群的视野中。
其实城市中心豪宅的概念在西方和国内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已经成为较为常见的生活方式,英国的“海德公园一号”位于伦敦中心海德公园旁的骑士桥附近,一墙之隔是海德公园,另一侧就是伦敦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肯辛顿商业区的中心地带,相邻不远是英国女王的官邸白金汉宫、大不列颠自然史博物馆、泰晤士河。社区配套设施非常豪华,包括一个spa休闲中心、一个电影院、一座高尔夫模拟训练装置以及一个酒窖,还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绘画、古董和家具。楼盘将包括4座住宅大厦,外观均呈钻石形,外墙由玻璃和钢结构组成。据说,大厦的每个房间窗户都装设了防弹玻璃,电梯和出入口设有虹膜扫描身份识别系统。楼盘采取一梯一户的设计,直通近在咫尺的超豪华文华东方酒店的地下通道可使主人随时像到自家餐厅一样享受酒店30多位高级厨师制作的美食。
二战后,在新城市主义浪潮中,美国洛杉矶又出现了一个很时尚的高层住宅区,代表了回归市中心的浪潮的开始。这个区叫做“西木”( Westwood)。西木区本来一直都是以别墅、联排住宅为主的,前者是富人住的,后者则多半是出租的公寓,租给大学生住的,UCLA的大学生除了一年级在学校里住宿舍之外,二年级之后就可以在外面租房住,几万学生,这里的联排住宅就很多了。美国的这种联排式的住宅叫做condominium ,字太长,大家简单叫做condo。华人就顺音读作“康斗”,因此,你到美国见到人家说“康斗”,就知道基本是说这类联排公寓,或者简称公寓这类的住宅了。
20世纪80年代之后,因为新城市主义兴起,好多人认为无需住在这么远的郊区,市内的公寓一时成了热点,供不应求,特别在西木区这一带,因为和电影业中心的好莱坞不远,而好莱坞那边没有高层公寓,西木靠近威尔谢大道这里有少数战后建造的多层公寓,很抢手,好多人都来这里置业,开发商看到势头好,加上这里的规划是允许做高层建筑的,因而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形成一个高层住宅热,在这一带涌现了好多高层和超高层的住宅,都是大面积、大户型的公寓建筑,形式典雅,在富人中很受欢迎。
近年来又一世界顶级豪宅住区引起了全球关注。有“全世界最尊贵住宅区”之称的是比弗利山庄(Beverly Hills),它是洛杉矶市内最有名的城中城,每年吸引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好奇地在大街小巷探索。而其中被世界各家名牌精品店环绕的罗德尔街更是鼎鼎大名。好莱坞电影明星,NBA篮球明星,世界著名艺术家及世界各地的财阀大亨们纷纷在此购房买地,因为能在这里拥有一栋豪宅是自己身份及地位的象征。迈克尔•杰克逊、布拉德•皮特、奥尼尔、香港影星成龙、花花公子杂志的老板等众多名人在这里拥有或曾经拥有豪宅。
国际通行的豪宅标准由此可见,亦可是稀缺文化旅游资源。
2012豪宅步入3.0时代
而武汉的豪宅发展则相对缓慢一些,1995年上市的武汉虹景花园(小区网 论坛)售价高达一万元/平方米,虽然远高于市场行情,但由于起极佳的中心地段,一路畅销。进入2000年以后,东湖风景区的东湖林语(小区网 论坛)作为武汉豪宅开发思路的先行者,以其高端的品质和独一无二中心区湖景卖点再次将武汉高端住宅的关注目光集中到了中心城区。此后,晋合世家(小区网 论坛)、时代广场等中心区项目则成为武汉高端住宅多年的代名词。
市中心高端住宅在武汉逐渐兴起,它是城市塔尖人群对奢华生活的彻底回归,是对高尚生活不变的追求以及对公馆、别墅建筑精神与生活理念的延伸。然而武汉的“高端住宅”与国际通行的“豪宅”概念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很多社区并非精装修交付,也缺乏高端的物业配套管理,并不能让业主感受到所谓“豪宅”的尊属。
直到2005年武汉天地的出现,武汉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豪宅概念,大平层户型设计、精装修交付和高端物业配套让武汉塔尖人群趋之若鹜,一时间江城的塔尖人群将入住武汉天地视为身份的象征。
如今的楼市已经进入创新时代,大而不当的空间设计根本无法满足购买大户型的客户的需求,开发商也不再盲目跟风,越来越注重在设计上更多地体现出人性化、个性化、创新化特点,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满足购房者的差异化需求。正如专家所言,平层大宅并不是单纯的空间延伸,而是在更大的空间中营造更丰富的功能性。平层大宅需要有独户的领域感,且追求的是空间的丰富及趣味。
中国房地产业三十多年的成长历程,杂糅了惊喜、感慨、失望、悲愤、理性等等太多的情绪。但这其中,有一条脉络异常清晰,它就是居住的升级曲线。平层豪宅是人类居住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了一种自在舒适生活的自然回归,一个尊贵居住新时代的开启。
万达公馆的国际豪宅时代
与十年前相比,上海黄浦江地区的豪宅价格上涨幅度已经超过了15倍,来自世界各地和全国的顶尖富豪们聚集于此,而武汉“第一豪宅地段”的发展则刚刚开始。在2010年以前,武汉不乏自诩为“豪宅”的建筑,但在2010年万达公馆入市之后,江城富豪却才等到了他们心中真正的豪宅样本。在经历了无数“伪豪宅”的冲击之后,时至今日,万达公馆依旧以王者风范端坐于豪宅巅峰之上。其聚合了全球精华的豪宅本色,使模仿者也望其项背。如今,这座即将兑现奢华想象的豪宅标杆,已不只是代表武汉的豪宅典范,而是雄踞世界豪宅一席之地,刷新中国高端物业标准。
2010年,武汉万达公馆在武汉面世,吸引了整个武汉楼市的关注。占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以及“中国的下一个陆家嘴”滨江商务区地段,让万达公馆的豪宅身份得到认证,滨江内环已经成为武汉高端区域的集中地。而汉口江滩老建筑群和代表武汉历史特征的黄鹤楼景区也仅在咫尺为其赋予更多历史人文属性。
万达公馆为武汉带来的除了豪宅一定占据最佳地段、最佳景观外,还有奢华精装修概念,“提供300万资产证明才能看样板间”万达公馆一时间成为塔尖人群热议的对象,240到340平米的三房大平层户型设计和法式宫殿精装,奢华的表像下面是生活品质的升华。
社区的纯粹性是豪宅血统的一大特征,而现代豪宅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为数不多,SOHO、商业中心的配套固然有生活便捷的一面,但也影响到豪宅的专属尊贵和私密性,而万达公馆20万方240平以上大户型社区就显得弥足珍贵。
“其实目前武汉市场上很多高价楼盘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是高端住宅,严格意义上的豪宅真的是屈指可数。”一位业内专家称,目前武汉市场上在售可以真正算作豪宅项目太少了,万达公馆可以称得上是代表之作。“武汉无疑是最受万达集团青睐的城市,几乎拥有万达集团商业地产上所有的产品类型。”这位业内专家表示。
推开窗,尽揽武汉最美的2公里江景;对岸,是曾经十里洋场,慵懒繁华的民国时期古建筑群;万达公馆之侧,则是传承千年、饱经沧桑的黄鹤楼,历史沉淀的厚重感油然而生。住在万达公馆里,住在这样一个集自然、文化、历史为一体的中心宝地,人生都将多一点宽度,多一份启迪。


纵古论今、举国内外,豪宅作为居住建筑发展的最高端类型,代言一个国家或地区居住建筑开发、设计的最高水平,同时也反映了少数社会精英阶层的理想生活方式,具有其存在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尤其是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富豪阶层的出现,世界级豪宅的产生更具有了相当的可能性。因此世界级豪宅的开发设计研究,既是住宅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房地产市场的迫切需求。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