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的饮食秘诀

大赛期间,运动员的饮食营养虽然算不上摘金夺银最有利的助手,但其科学的搭配,却能帮助运动员快速恢复体力,甚至帮助运动员避免运动伤害。《ME TIME》邀请专家,特意为你解密大赛期间运动员的营养搭配技巧,可以说,里面许多鲜为人知的营养知识可以让你大开眼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运动员的营养餐趣味摄影

3个营养补充黄金点

对运动员来说,掌握好三个阶段的营养补充时机,可以迅速恢复体力,保证走完整个赛期。

赛后30分钟

对于运动员来讲,赛后30分钟特别重要,这一刻运动员所摄入的营养物质可以快速帮助机体恢复能量。

补什么:运动饮料

原理何在:运动饮料含有糖、盐、水溶性维生素、小分子肽类、乳清蛋白粉等各种与机体免疫相关的营养素,可以促进机体能力以及储备物质的快速恢复。

赛后1-6个小时

以糖和碳水化合物为主

补什么:饭食+膳食补充剂

不同项目消耗不同,补充重点也不同

长跑、马拉松:维生素B组+微量元素铁

群体运动,如篮球、足球:维生素A+胡萝卜素

技巧类运动,如体操、花样滑冰: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

原理何在:长跑、马拉松 消耗比较大,机体需要快速恢复,适当加入维生素B族,可以在其共同作用下,让营养素很好发挥作用。

群体运动、冲撞类运动糖和碳水化合物需要补充得多一点,以增加机体灵敏性为主,特别要增加有益眼睛视觉类的营养物质。

技巧类项目容易对肌腱和韧带造成伤害,因此要补充有益于软骨组织的营养素。

赛后第二天

根据比赛中的具体消耗,安排好一日三餐

补什么:高营养密度的食物(就是我们平常吃了怕胖的食物);高碳水化合物(保证主食)、中等脂肪(油类)、高蛋白质(瘦肉);每天蔬菜1-1.5斤,牛奶1斤。

耐力为主的项目,如长跑:碳水化合物70%、蛋白质10-12%、脂肪20%

重竞技为主的项目,如举重、柔道:碳水化合物50%-60%、蛋白质15%-18%、脂肪22%

球类项目:碳水化合物65%、蛋白质10%-12%、脂肪25%-30% 

速度性项目,如短跑:正常饮食即可,平衡膳食

需长期控制体重项目,如体操、花样滑冰:低能平衡膳食

原理何在:遵循消耗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另外,蔬菜几乎不提供能量,所以进食量可以多一些。牛奶补钙,含乳清蛋白,其对人体健康有方方面面的影响。

赛前一餐很重要

为了保证取得好成绩,运动员的赛前一餐要严守一些规则,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进食时间:正式比赛前的三个小时不能再进餐,以免给肠胃造成负担。

饮食原则:吃的食物不能不熟悉,而且一定是要容易消化的。比赛时,胃肠道不能有食物,因为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会延长消化时间。

营养配比:碳水化合物(主食)要多,脂肪要低,蛋白质中等。

制定自己的运动餐单

由于奥运会的带动,你的运动热情高涨,而科学的营养搭配可以帮助你完成你所要达到的运动目标。以下建议虽然没有运动员那么精确,但对运动爱好者来说,却是不错的选择。

1.运动少于1小时

原则:不需要额外补充食物,但要补充水分。

推荐:每15分钟喝150-300毫升水。

2.运动时间在1-3小时

原则:中等时间的运动,最好及时给身体补充糖分以免出现低血糖。

推荐:可以补充含糖饮料,如运动饮料。或者喝白水,但要备有能够让糖分快速被吸收的食品,如果酱夹心饼干、水果干、谷物营养棒、果冻。

3.运动超过3小时

原则:较长时间的运动,需要准备大量的水以及能提供慢糖的食物(即糖分消耗较慢,逐步释放热量的食物)。

推荐:每小时补充0.5升水,以及小黄油饼干、杏仁糕、甜乳制品、新鲜水果等含慢糖的食物。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