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灾难遗址:看看什么样的景象叫灾害(组图)

从古到今,大自然的灾难数不胜数,夺去了无数鲜活灿烂的生命。天灾人祸面前,显示了人类的脆弱和无力,同时也彰显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一种文明的自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道家思想信奉“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并曾一度构成了中国人心中的环境伦理,使得国人对大自然抱有敬畏之心。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迅猛的助推文明进步、造福众生,却同时以破坏大自然为代价。古人的天灾人祸,尚且可以以冒犯神灵为由,解释灾难发生的原因,如今却只能归结于过度的索取行为。

目前,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地已经成为历史遗迹、地质景观,为人们提供科普、科研、旅游服务,也为地方经济创造了价值。这些已被人们利用的自然灾害景观类型主要有崩塌、地震、现代火山、泥石流、滑坡等。本期《中国故事》将介绍自然灾害遗迹,以感受和悼念那因此而消逝的生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

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内的大型崩塌现象,营造了极为丰富的地质遗迹景观,是典型的地质灾害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唐山大地震遗址公园

唐山大地震是所有中国人难以忘却的自然灾害,如今唐山已经一改往日的颓废,而地震遗址也被建成遗址公园及地震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唐山大地震遗址公园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云南腾冲火山遗址

云南的腾冲火山是新生代火山的代表,集火山、地热、温泉、地震活动为一体,这在世界其他地方也不多见,目前已开发成为国家地质公园。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云南腾冲火山遗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东川泥石流遗址

云南东川是世界著名的泥石流多发区,被称为“世界泥石流天然博物馆”。东川已经成为20多个国家的地质工作乾研究探索泥石流成因、演变、防治的理想场所,并逐步成为一处新的地质旅游和科普基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借着泥石流的特殊资源,东川定期举办赛车活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湖北秭归滑坡遗址

湖北秭归新滩滑坡是1985年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大滑坡。目前,已被列入长江三峡首批国家地质公园范围,命名为新滩地质灾害园,正着手申报世界地质公园,而昔日的荒山也被改造成良田美景,用以培育庄稼农作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汶川地震遗址收取门票,引来各界争议。

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许多创伤,而灾害遗迹的开发利用,的确也可以对预防研究地质有很大帮助,更可创造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过度的开发利用,过度的利益至上,反而会有害无益,如何把握好尺度,应该引起各方重视。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